第90章 朝堂展鋒芒(第2/4頁)

顧馳清潤的聲音在大殿內回響:“第一,戰守兼宜、兵民並濟,軍屯為輔助,民屯為主,也要發揮犯屯、商屯的力量。”

“第二,朝廷先進行試點考察,進行小範圍的試驗,派遣熟練農業的人員,確定何種土壤適合種什麽作物,需要什麽溫度、水分的條件,產量如何等。”

文正帝點頭,“試點,這個想法好。掌握經驗,到時候不至於亂成一團,等人馬湧入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開展,不走彎路。接著往下說!”

顧馳又開口:“第三,當利益足夠大的時候,會有不少人願意去到邊疆。給他們劃分地、免賦稅,住所聚集在一起,設置都督、節度使、軍使等進行管理,派遣專門的人員去指導。若是成功,獲得的回報難以想象;即便失敗,朝廷也沒有什麽損失。”

“至於最後一點”,顧馳的臉色嚴肅起來,“周邊小國虎視眈眈,屢次進犯,也正是因為邊疆人員薄弱,換句話說,就是好欺負,欺負上門了,只有士兵的抵抗,沒有其他民眾團結一心。可若是調集人員去到那裏,軍民同心,其他小國也不敢輕易動武。”

“說的對,打架專挑軟柿子捏,國家間的利益亦是如此。” 文正帝臉上帶著一絲滿意。

顧馳接著道:“懷柔、和親,浪費大量的金銀,公主也沒有落得什麽好下場,臣認為一味的妥協退讓,只會助長那些人的不軌心思。打開邊疆這個通道,和其他國家建立外貿聯系,將我們大周朝的絲綢、瓷器、茶葉等銷售出去,也可以引進其他國家的商品,互通往來,國家之間有了利益樞紐,一旦嘗到甜頭,誰還願意窮兵黷武、搶奪利益呢!”

“妙,真是妙!” 文正帝臉色激動,拍手稱贊,“你是如何想到這法子的?”

顧馳笑了笑,“想必不少官員都請過傑克森夫婦作畫。臣的夫人跟著他們夫婦學習幾年外語,也了解一些情況。夫人曾告訴微臣,傑克森夫婦的國家,沒有這麽華麗的絲綢、晶瑩的瓷器,還有各類醇香的茶葉,如若這些東西傳入,定會引起他們國家人民的喜愛。臣才有了想法,大周朝最不缺的就是這些東西,將這些東西賣出去,換取其他國家的商品,如玻璃、眼鏡等,亦或是金銀都可以。”

文正帝低沉的笑了幾聲,“你的夫人可是大功臣,理應有賞,今個先賞些金銀,等到日後見了成效,還會有重賞。”

文正帝甚至有些激動的站起身,眼底含著向往和火熱,“之前一心想著建造大船,在海上航行,彰顯國威,可投入就需要幾百萬兩白銀,且耗時長、風險大。如果能打開陸上這條路,四通八達,互通商貿,萬朝來賀,該是多麽繁榮昌盛。”

顧馳的聲音也高亢起來:“陛下所言極是,這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更是文化和政治的傳播。開辟交通線,往來頻繁之後,不需要官府組織,商人百姓便可以做生意。同時,國庫充足之後,打開海上這條路,雙管齊下,在我們大周朝境內,可以見到眾多國家的商品、學習他們的技藝、了解他們的情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周朝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說的不錯,閉關自守難以發展,你這個想法真是妙,朕要給你記一個大功勞。” 文正帝笑的開懷,他此刻熱血沸騰,正準備大幹一場。

看著他們君臣兩個你一句我一句的,其他官員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不過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顧馳的想法確實不錯。

上京城有一些外國人聚集,可從來沒有人試著打開緊閉的大門,走到外面瞧一瞧。

若顧馳的提議真能行得通,史書又要再添一筆他的功績,這可是功在千秋、造福後人的事情啊!

那些從未將顧馳放在眼裏的老家夥,看著朝堂上意氣風發的顧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得不重新審視,之前,是他們輕敵了,這顧馳,還真有兩把刷子!

陸銳思有些不服氣,“聖上,臣認為這個提議有風險。大門打開,意味著將我們大周朝暴露在所有人的眼前,混進來渾水摸魚的人,擾亂安定,讓其他國家掌握了咱們的力量,隱患太多,對百姓和國家都不安全。”

“陸指揮使思慮的有道理,但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的,我們也可以趁此了解其他國家的情況。當然不可掉以輕心,什麽人都放進來。在邊疆和沿海地區,每放進一個人,大力徹查,進進出出都做好記錄,盡力掌握動向。風險往往伴隨著機遇,只要我們做好應對的對策,不斷提升我們國家的實力,這些都不是問題,不能因噎廢食。” 顧馳反駁。

閑著無聊的時候,他早就將所有的隱患想了一遍,不過思來想去以後,他仍是認為此舉利大於弊。

文正帝走到下面,“陸卿不必多思,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去做這件事,只要利大於弊,那麽此舉就可行。其他人又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