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府試結果(第5/6頁)

“這個卷子好,詩賦情景交融,讀之讓人落淚”;“這個好,雜文短小精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這是很正常的,每個人的愛好和欣賞的風格都不同,在評判的時候,自然會推崇貼近自己喜歡的風格的試卷。

劉知府抽出最底下的卷子,不急不躁開口,“你們看看這一份怎麽樣?”

喋喋不休的眾人立馬停止,“妙啊,真是妙!” 一個夫子激動的拍著桌子,顧不得平時的端正。

其他人連連點頭附和,每一科都很穩定突出,全面又優秀,雖然在雜文和策論某些觀點稍顯稚嫩,但在他這個階段,已經很不錯,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眾人望著一直未吭聲的李學正,難不成沒入他的眼?

只見李學正仔細翻閱一遍,面色不顯,語氣中卻難掩贊賞之意,“堪為第一!”

毫無異議,沒有繼續討論的必要,第一就這麽定下了。後面的名次沒有花費多少功夫,很快前十名出爐。

劉知府不由得感嘆,這麽多次府試排名,只有這一次是最迅速出結果的,只因第一名真的是太優秀,可以明顯的看出和第二名、第三名的差距。

幾個人對視一下,卷子改完了,名次排好了,他們自然也好奇是哪位學子名列前茅。

找來考生原本的卷子,劉知府看著上面的姓名和籍貫,原來是他!

其中一個夫子欲言又止,最後還是說了出來,“如果真由他奪得案首,畢竟只是一介貧寒子弟,哪有這麽大能耐力壓其他考生,難以讓人信服,會引起不少質疑。”

劉知府沉思道,“科舉考試看中的是真才實學,而不是家世門第。不過你說的有理,到時候咱們把前十名的卷子張貼出去,自然一目了然。”

商定好,眾人準備散去,劉知府身邊的董師爺走過來,遞給他幾張帖子,“大人,周舉人和劉員外求見。”

劉知府放松的面色瞬間湧上一絲厭煩,“就說閱卷緊張,且我作為主考官,肩上責任更重,事關朝廷人才選拔,陛下也很是看中,不可有一絲松懈。讓他們先回去吧!”

董師爺勸上幾句,“大人,周舉人的兄長在京城任職,劉員外也是當地的大戶,如果得罪了他們,大人就少了一些助力,有些政策的推行和人脈的維持,都要靠這些人完成。”

劉知府冷哼一聲,更是不耐,“他們打的什麽主意,我能看不出來?整日只想著投機取巧,以為權力和錢財可以擺平一切,踩在別人的身軀之上,奪取別人的榮耀和資格,真是令人惡心!”

他站起身,面色嚴峻而認真,“科舉考試本就是選拔優秀人才,如若可以憑借權勢地位隨意更改,藐視公允法紀,那和前朝的**有什麽區別?人脈又如何?得罪又如何?我只求問心無愧,給所有考生一個公平的機會。”

董師爺垂下頭,沒有繼續說下去,“那我出去拒了他們。”

李學政和其他夫子作揖,“大人公允,著實令人佩服。”

他們是讀書人,雖然沒有親身參與官場上的勾心鬥角,可也有所耳聞,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就被別人記恨在心,指不定哪天就給你挖一個大坑。

如今宛陽府能遇上劉知府這樣剛正不阿、不懼權勢的父母官,是大家的幸運。

真正的公平,不是口中說幾句就能做到的,做決策的人也是頂著很大的壓力,才能真正的為百姓當家做主。

二十九日一大早,宛陽府府衙門口幾聲鼓響,接著兩位衙役開始張貼榜單。

最近不少學子就在附近晃悠,以便第一時間看到結果。這不,看到衙役捧著榜單過來,一群人立即圍上來,還有一些看熱鬧的,裏三層外三層,黑壓壓的人群擠在一起。

衙役張貼好榜單,看著擁擠的人群,擺擺手,示意他們疏散開,大聲開口,“不要擁擠,注意安全。府試榜單公示七日,也會通過府、縣、鎮一層層傳遞下去,大家不要心急。一等前十名的答卷也已經張貼出來,大家隨意欣賞觀看,但不得觸摸,不得損毀。”

聽了衙役的話,一直擁擠的人群慢慢靜下來,反正榜單就在這兒,它又跑不了,什麽時候看一個樣。

話雖如此,衙役一離去,平靜的人群瞬間如波浪般湧動,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擠上去。當然也有些緊張的,走上前一步,接著後退一步,害怕在榜單上看不到自己的名字。

“咦,第一名竟然出自臨南縣,都說淅川縣文風茂盛,如今也不過如此,只得了第六名”;“第六名還不行啊,要是我能得第六名,給你磕頭我也願意”

擠在榜單前的何書之,聽著周圍人的議論,紅了臉。淅川縣歷來出了不少讀書人,而他作為縣案首,更是被所有人寄予厚望,可如今,堪堪排在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