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佛系年代21(第2/2頁)

如果真的以味道來比較的話,她覺得禾花魚應該要比普通的河魚更貴一些,但現在也沒辦法讓所有人認同,只能慢慢來。

從第一次撈魚開始,之後每隔十天有一趟集市,郁一佛和郁為家又撈了兩次魚去賣,這兩次賣的都不多,每次二十條左右,加上第一次賣魚的錢也有了四十元。

剩下還留在稻田裏的魚就不賣了,因為到了收割水稻的時候。

收割完所有水稻,按先前計劃好的,把魚塘剩下的魚都撈起來拿回家,一共十幾條,大半做幹魚,小部分養在水缸裏留著新鮮吃,對難得吃肉的郁家來說,很大一部分改善了他們的吃食條件。

除了魚之外,稻田裏今年種的水稻也長得很好,收割的每一顆水稻上都有滿滿的稻谷,其中的稻米將稻殼裝的飽滿圓潤,很少見空殼。

郁為家後來把稻田底下的泥地翻了一看,土地跟種水稻前一樣的肥沃,根本看不出來消耗了多少肥力的樣子,想來明年再種水稻還會收成一樣好。

郁一佛給他解釋說這是魚留在水中的消化物變成了肥料,郁為家聽不太懂,但知道是養魚帶來的好處就夠了。

郁一佛也跟郁為家說過想找別家租一些水田來,但現在誰家的田地都是有數的,糧食又緊張,誰都怕把田租出去自己來年就沒糧食吃了,就只願意換田而不願意租田,最後郁家就貼了點錢用普通田地換了五分水田回來。

這五分水田和原本的五分水田不在一個位置,但還好兩塊土地都不算很小,不會出現上午在這幹活幹完了又要跑到另一個地方幹活的問題,沒有很麻煩。

秋收完之後本該是農民們最清閑的時候,但郁為家歇不下來,他和大多數勤勞的人一樣,喜歡把手頭的活都幹完了再休息,那樣才能休息的安心,不然心裏總覺得有事沒幹完一樣不舒服。

郁為家趁著天氣還沒真正進入冬天時就先把新水田需要的魚溝和魚坑給挖了,忙了幾天的時間才挖完,還有人學他跟他一起挖的,怕明年郁家養魚的動靜太快了跟不上。

於是,這一年冬天就能看到紅河村許多幹涸的水田中布滿了規律的坑坑道道,來年灌水之後便能成為魚群的棲息地。

冬季來臨,郁家今年有足夠的存糧,光是秋收的稻谷上繳公糧後都還剩二百八十余斤,另外的粗糧更是不計了,糧食產量比分地前小翻了一個倍。

其他人家的土地收成也都比分地前有不同多少的增加,可想而知以前糧食產量低跟土地無關,還是積極性的問題。

包幹到戶制度在紅河村實行的第一年效果很顯著,楊隊長心想,多虧分地了。

年前,郁一佛看著時間給郁家老爺子老太太送去了八十斤糧食,不多不少,送到門口就放下。

她沒跟人多交流,畢竟現在大伯家的堂姐看見她就怕,大伯家也不願多招呼,不過她還是看出了老太太的氣色好像不太好。

明明今年是個豐收年,日子過的更好了,老太太又不用下地,竟然奇怪的身體不好了。

郁一佛也想不出是什麽原因,回家後把這件事跟她爸提了一提,老太太是她爸的媽,她就算不喜歡跟那邊聯絡,卻不至於隱瞞這些事情。

郁為家聽說後沒有很大的反應,點點頭說他知道了。

他好像有點茫然,已經不知道該不該相信自己的父母,而且他覺得自己邁不過心裏那道坎,所以就這樣吧,有需要他的時候大哥肯定會找他的。

年初郁一佛買回來的那只小豬經過一年也長成了大豬,秋收後還給它喂了不少糧食,年末殺豬的時候已經很肥了,家裏留了幾十斤豬肉,賣了一些給鄉親,剩下的賣給收購站得了八十七塊錢和十九斤肉票,肉票的使用期有一年,之後一年買肉就可以用這些肉票,算是收購站給賣豬人家的一種補貼。

一年下來,郁一佛手頭的錢已經攢了一百多了。

她拿給她爸看的時候他的表情很難以言說,數錢時手也捏的很緊,最後聽他低低說了一句“要是早點有這錢……”

郁一佛沒聽清後面的話,卻能大概猜到她爸是在遺憾什麽。

靜靜等她爸情緒平穩下來,她才笑了下說:“爸,明年我去找工作吧。”

郁為家大約不太理解,“找啥工作?”

“我先努力找個工廠的工作,上班後就能報名上夜校了。”

當下的夜校大多是工人夜校,除了家庭有關系背景的人外只有工人同志能上夜校,郁一佛想上夜校只能先成為工人。

郁為家聽見夜校就明白了,壓抑著激動的心情,說:“好,先找工作然後上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