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另辟蹊徑(第2/2頁)

幼薇、庾遙、溫蒼喜不自勝,紛紛舒出一口氣。

幼薇道:“如此一來,我們就有救了!”

溫蒼上前幾步,對柳如煙深深施禮,恭敬地道:“柳前輩,方才是我唐突冒犯了前輩。如今前情已知,既然您與先父有舊,便是我的長輩。還請您海量汪涵,不要怪罪。”

柳如煙道:“如今見我系舟小築中的密道可以解你們燃眉之急便變得如此客套了?放心吧,你們要從密道逃出生天,逃去便是。看在這丫頭的份兒上,我也不會攔著。”

溫蒼道:“眼下朝廷圍山,不知何時便要攻上來,可憐我莊裏還有不少老弱婦孺,恐怕他們難逃厄運,還請柳前輩看在與先父相識一場,讓他們也從密道裏離開罷。”

柳如煙道:“也罷,你雖然武學修為尚淺,心腸卻不壞,能夠有機會逃生還能想起別人來,已經殊為不易。我便應承你了罷。”

溫蒼再次深深施禮,說道:“多謝柳前輩的善心。”

幼薇道:“溫家哥哥,雖然柳前輩沒能進溫家的門,但他好歹也是溫老莊主生前心愛之人,如果還以前輩相稱,未免太見外了。”

庾遙悄聲對溫蒼道:“小妹說得是。你家裏又不是沒有過小娘?就權當作以德報德了。”

溫蒼低聲回道:“小娘是我娘做主納進門的,如今他們都已不在人世,我怎麽好擅作主張?”

柳如煙見狀知趣地道:“口說無憑,無名無份的,也不便為難小輩。就叫一聲姨媽就罷了。”

庾遙、幼薇見她甚明事理,心裏也覺得暢快,不自覺地面泛微笑。

溫蒼恭敬地道:“柳姨。”

柳如煙點了點頭,算是默認了。

溫蒼又對庾遙道:“庾兄,幼薇實在不宜久處險境,你快帶她先行從密道離開。”

庾遙道:“那你怎麽辦?”

溫蒼道:“祖宗基業,不能毀在我的手上。我要回去先將老弱婦孺一一接出來,送入密道逃生,再帶著白喜他們與朝廷死戰到底。”

庾遙道:“不可!他們尋不見幼薇,不會輕易放過玲瓏山莊,你奮戰到底,也只有死路一條。”

幼薇道:“兄長說得對。這禍事是我惹出來的,我不能眼睜睜看你回去送死。”

溫蒼道:“這禍事是黛兒惹出來的,我身為兄長必然要替她收拾殘局。更何況百年來玲瓏山莊多次遭遇強敵,無不是浴血奮戰,最終才能化險為夷,我雖然無才無德,不能與列祖列宗相比,恐怕不能再次保住家業,但是如果我臨陣退縮,豈不是枉為溫家子孫?而且,我還有事要向棠叔問個明白,不能不回去一趟。”

溫蒼說罷對柳如煙道:“還請柳姨指點系舟小築的所在。”

柳如煙望著方才被她驚夢掌力震斷的那些柳樹道:“順著這個方向一直走,會見到一條淺溪,再沿著溪邊走上一會兒便到了。”

溫蒼作揖道:“有勞柳姨先帶庾家兄妹過去,我稍後便帶玲瓏山莊的老弱婦孺來。”

不等庾遙和幼薇再來勸說,溫蒼說罷便施展輕功,騰空而去。

“溫兄不可!”

柳姨道:“你們放心,待他再來時,我便是打暈了他,也會讓人把他擡出密道。”

幼薇笑道:“柳前輩願意幫忙,那便是再妥帖不過的了。”

幼薇和庾遙隨著柳如煙往柳樹林深處走去。

順著淺溪一直前行,遠遠地便看到一排低平的欄杆相圍繞,其中是幾組清雅精致的亭台。紅柱、灰頂,略施彩畫。最靠邊的那一側長窗落地,上面是卷起的竹簾,下面隱約可見一個鵝頸靠椅。最高處采用卷棚歇山式樣,檐角輕巧,檐下懸著些掛落。

走近一看,匾額上是溫庭筠手書的“系舟小築”四個字。

旁邊一副對聯: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原來是溫庭筠《夢江南》中的句子。

進入系舟小築,又見陳設器具無不精巧,與玲瓏山莊中粗豪的風貌迥然不同。

柳如煙走到一個光潔如玉,類冰類雪的素白瓷瓶前,用力一扳,地面霎時出現一個四方的空洞。

放眼望去,洞中有台階貫通而下,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