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頁)

胤禛知道應該是設計圖的原因,康熙才召見自己,“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起來吧,小四這是你畫的?”康熙探究的注視著兒子。

“回皇阿瑪的話,是的。”胤禛毫不慌亂。

“小四,朕要沒記錯,你應該沒去過黃河吧?而且你更應該沒有接觸過這些,你為何會畫出這份設計圖?”康熙對於兒子的不信任很生氣。

“回皇阿瑪的話為什麽要去過?就算沒接觸又怎麽樣?這只是兒臣突發奇想,兒臣是沒去過黃河,可見過紫禁城的河流,在問問人,自然有人去過黃河,給兒臣描述一番就行了,兒臣也沒多想,只是想著這是一大片河流,要怎麽做才能防止河水上漲時溢出而已,就像茶水倒滿茶杯溢出來一樣,兒臣要做的只是怎麽防止它溢出來,所以兒臣就想了想,然後就畫了這張設計圖。”胤禛理直氣壯的忽悠康熙。

眾人嘴角抽了抽,呵呵,防止河水溢出來,就像防止茶杯茶水溢出一樣?為什麽覺得他編的如此有道理呢?

“小四你就不怕你胡來出錯怎麽辦?”康熙對於兒子與眾不同的想法早已領略過,用手揉揉頭疼的額頭。

胤禛特別懵懂無知的問:“能出什麽事?難道黃河堤壩的修建不需要皇阿瑪您批準?兒臣就能指使工部直接做了?什麽時候輪到兒臣當家做主了?難道工部的大臣都是酒囊飯袋?見到有問題也不說?那麽如此明哲保身不顧百姓安危的朝廷命官,皇阿瑪您還留著做什麽?”不怕禍國殃民嗎?

康熙:……為什麽他覺得小四說的特別對,自己問的好傻?

眾人:……為什麽最後成了他們的錯?好懵!求放過!

“所以兒臣只是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提供給工部看看,有可取之處就用,沒可取之處就當廢紙就行了,沒半分影響呀!再說工部與兒臣有關系一分錢的關系?出了事也輪不到兒臣這個戶部來負責呀!”這部門跨的有點遠,胤禛一副我巨乖。

說的好有道理,竟無言以為。

康熙與眾大臣滿滿的心累,合著他就只管天馬行空的想?誰實施誰負責?好吧,這樣也沒毛病就是了!

“行,這次也算你歪打正著,這次的功朕給你記著。”康熙一向獎罰分明。

“兒臣謝皇阿瑪。”這就心累了?要是知道他還可以利用時間空間魔法做出現代的武器,現代提高農業畜牧業的產品跟方法呢?皇阿瑪是不是要懷疑人生了呢?

這感覺特別的不錯,胤禛開始深思……

自己的兒子自己了解,這小子莫不是還有什麽更驚人的舉動?康熙既期盼著,又特別的無奈。

胤禛只是這麽想想,人活得何必這麽累呢?走一步看一步,再說以他現在的魔法修為,現在的身體狀況,怎麽可能長時間多次使用這種魔法?這是會要命的!

“王愛卿黃河堤壩一事事關重大,容不得一絲馬虎,辦好了朕自有重賞,出了紕漏,朕也絕不輕饒,退下吧!”康熙恩威並施,這件事馬虎不得。

“臣等領旨,臣等告退。”工部官員都知曉這件事的嚴重性。

他們退下以後,“啟稟皇阿瑪,兒臣知道您一直很注重西洋學,兒臣覺得的確有很多可取之處,其實今兒的事也是結合了西方的數理而想出來,兒臣覺得這是值得推廣學習的事。”後世有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

康熙不贊同的蹙眉,“小四,西方的文化的確有可取之處,但咱們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再說還要學得會,不可顧此失彼。”他自己也只略懂而已。

“回皇阿瑪的話,大清子民無數,總會有學的會的,兒臣也不懂那些治國之道,兒臣卻明白皇阿瑪的擔心,兒臣更知道心悅誠服從不是壓迫,而是自己本身為人處世的態度,與學識關系可大可小,學識能提高人的修養胸襟,但不是高學識的人都如此,也有心胸狹隘之人,兒臣記得剛進戶部的時候,哪怕兒臣貴為皇子,依舊被戶部官員瞧不起,但是後來兒臣所做之事贏得了他們的尊重,所以尊重愛護從來不是身份地位給的,而是自己做的,就因為皇阿瑪愛民如子,就因為皇阿瑪心有天下百姓,百姓才會如此愛戴皇阿瑪,百姓要的從來只是安居樂業這麽簡單,今兒是兒臣大膽了,這只是兒臣自己的想法而已,還望皇阿瑪不要生氣,兒臣告退。”他知道大清前期有個戴梓,對機械方面特別的精通,他發明的武器被當做玩意,最後被人陷害流放,一生不得志。

這是皇阿瑪犯下不可磨滅錯誤,也是大清後來被侵略毫無還手的原因,他不想戴梓還是如此。

望著離開的兒子,康熙的內心極為震驚,他一直都知道小四從小就很透徹,所以從小他就避讓,最開始他曾懷疑小四故意為之,沒多久他就知道這個兒子是真的心不在此,卻沒想到能透徹到如此地步,在這一刻他深深覺得這兒子的胸襟眼界自信遠超當年的自己,他身上閃耀的那種自信,就跟當年的自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