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大結局

高祖皇帝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建文帝在位四年,太宗皇帝朱棣在位二十一年,洪熙帝在位九……個月。

沒得辦法,別人吃糖發胖,洪熙帝吃糖要命,自己把自己給吃死了,怨不得別人。

張皇後控制了皇宮,在洪熙帝停止呼吸後,乘著夜色,定點清除了一批宮人,把長春宮的郭貴妃以及住在東五所的滕王秘密堵了嘴巴,裝進麻袋裏,綁到了坤寧宮。

按照沐春的建議,沈瓊蓮起草了召回太子朱瞻基的敕書,大明一直是女官掌國璽,由黃維德輕車熟路的蓋了章,派了太監海壽連夜趕往南京,敕書寫在五月十一日,落款卻是五月十三日,“早產”兩天。

張皇後秘不發喪,以洪熙帝生病為由,停止早朝,一應食水藥物送到乾清宮,就像洪熙帝只是病了。

五月天氣開始變熱,洪熙帝的屍身由茹司藥細心“照顧”,用冰塊鎮住保鮮。

次日一早,張皇後去給宮裏唯一的太妃張氏請安。

太宗皇帝死後,按照高祖皇帝定了祖制,嬪妃全部殉葬,唯有卡戴珊·張太妃因出身勛貴英國公府,在太宗皇帝死後而免於殉葬,一直在後宮榮養。

來自後宮四朝尚宮的警告:不睡皇帝保平安!

作為唯一得以善終的張太妃,目睹了張皇後和郭貴妃東西風之爭,秉承萬事不管的原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正她娘家後台硬,背景深,在後宮輩分最高,日子怎麽舒服怎麽來。

今天來請安的人少了滕王和郭貴妃,她就像啥都沒覺察到,和往常一樣養貓遛鳥,安逸度日。

張皇後屏退眾人,和張太妃密談一番,“……為了大明的安穩,不瞞太妃,郭貴妃和騰王都已經被本宮拿下,秘密軟禁。”

這件事必須和張太妃坦白,因為張太妃的哥哥是英國公張輔,手握兵權,拱衛京師。

單是掌控皇宮是不夠的,槍杆子裏出政權,爭取到張輔才是硬道理。

張太妃經歷太多了,早就看淡,她現在無比慶幸聽了胡尚宮的話,放棄生育,否則就有操不完的心了,她往鳥籠子加了一勺小黃米,悠閑自得的說道:

“皇後才是後宮之主,無論發生什麽我都不會管,我也不覺得奇怪——這後宮的人我只要我侄女活著就行,其余人的生死與我無關,我也管不了。我的哥哥英國公忠於大明,負責京城防務,有他在,京城就不會亂。我們張家一心為國,識大體,知大局,皇後盡管放心。”

淑妃張氏,今天才二十歲,是英國公張輔的小女兒、張太妃的侄女,和姑姑一樣,都沒有生育。張輔是永樂朝最出色的將領,曾經支持漢王,但如今女兒都是洪熙帝的妃子了,張輔不會再和漢王有所瓜葛。

拿住了張太妃和張淑妃,就穩住住了負責京城防務的張輔,在這期間不會出亂子。關鍵時刻,張皇後盡顯當年“打蛇少女”的果敢,在儲君不在的情況下,果斷出擊,穩住皇宮和整個京城。

直到兩天後,五月十三日,半夜,張皇後才把內閣值班的夏元吉、楊士奇、楊榮三位大臣召進乾清宮欽安殿,哭道:“皇上薨了,睡覺之前毫無征兆,只是說頭暈,半夜太醫來請脈,發現已無呼吸,身體都涼了。如今太子還在南京未歸,後宮不得幹政,本宮一介婦道人家,此時六魂無主,還

請內閣大臣做主,該如何是好啊!”

此時張皇後簡直是影後級別的表演,弱小可憐又無助,一點不像有能力瞞了兩天死訊的狠人。有時候柔弱也是女人的盔甲。

張皇後是故意的,因為皇宮夜間鎖門,唯有內閣作為皇帝的秘書團在皇宮裏夜間有值班的,其他官員皆在外頭。人越少,這樣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正因內閣和皇帝的親密關系,從永樂朝初期的秘書團,權力慢慢變大,內閣成員開始兼任六部尚書之職,到現在的洪熙朝,內閣五位成員加起來的權力可以和以前朝代的宰相平行了,類似現代的五大國務委員。

所以,張皇後只需和內閣商議,就能左右大明的朝政。

內閣當然支持太子了!

因為只有推太子上位,大明政權才會平穩過渡。

內閣首輔夏元吉不出所料的說道:“皇太子未至,應秘不發喪,只在欽安殿沐浴襲飯含如禮,設幾筳宮中,朝夕哭。”

意思是說,只在欽安殿秘密辦喪事,對外隱瞞洪熙帝去世的消息,等太子回到京城之後,再宣布皇帝的死訊。

於此同時,南京舊宮的朱瞻基接到“早產”兩天的召書,有些發懵,父皇居然走的那麽快?

胡善圍催促道:“皇後娘娘已經為殿下爭取了兩天時間,以防漢王和趙王在殿下回京路上設伏,殿下今夜就秘密出發,避其鋒芒,宮裏有太子的替身明日去雞鳴寺,以太子妃和孫良娣順產為由,閉門抄寫經書祈福,以混淆視聽,瞞住東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