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科目一(第2/3頁)

有了端敬貴妃的標準示範,張淑妃學習如何當好一個庶母,那就是無微不至的關懷,不能動怒、不能發脾氣,把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考慮周全,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因為親娘可以疏忽,可以有情緒,反正自己生的孩子,血緣關系就是潤滑油,最後都會選擇原諒。

但是庶母不行,親娘做到六十分就是個合格的娘了,庶母要做到九十分才是及格線——就跟考駕照科目一一樣的標準。

張淑妃按照科目一的標準對待兩位公主,還要檢查作業,真是有些難為這個只有二十歲的嬪妃了。

安成公主不服氣,在我母後的棺材旁邊,還能被一個嬪妃給制住了?

安成公主說道:“剩下的三本書我會抄寫的,不過,既然張淑妃把我的宮殿都收拾好了,我和二姐先回去歇著,等明天再過來抄。”

堅決不肯熬夜寫作業。

“這……”張淑妃很是為難,她沒有預料出現這種狀況,永樂帝雖然沒有明確說兩個公主不抄完就不能睡覺,但是皇上因公主“要太子歇一歇”的上書不高興是事實。

名為抄書,實則懲罰,如果舒舒服服的吃飯睡覺,就像宮中一日遊一樣,這叫什麽懲罰?

到頭來還是她這個庶母監督不到位失職。

可若是強行阻止,旁邊就是仁孝皇後梓宮,兩個公主若跑去哭母後,張淑妃後宮大權就岌岌可危了。

張淑妃左右為難。

名不正則言不順,安成公主沒把張淑妃放在眼裏,那天中秋節家宴,張淑妃為了表現賢惠,每個人都準備了不同的菜式,把尚食局好一個折騰,逼著尚食局使出壓箱底的本事,其實她們都看出來了,但沒有人指出來。

一個庶母,卻掌著後宮大權。做的好是應該,沒有必要點破表演,做不好嘛……

安成公主牽著永平公主的手要出去,張淑妃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正尷尬時,門外傳來腳步聲,人未見,聲已至。

“永平公主,安成公主,微臣奉太子妃之命送來晚膳。”

是胡善圍,後面跟著一排提著食盒的宮人,十分麻利的擺了一桌素席。

太子妃是大嫂,是長輩,也是君,既然太子妃派胡尚宮把晚飯送到柔儀殿,便再無出去的道理。

這是關心,也是敲打。

如今父皇偏愛太子大哥,連瘸腿的缺點都能容忍,大哥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還說不要硬抗了。

兩個公主只得折返,回來吃飯。

張淑妃命人好生伺候,和胡善圍去了外面,“胡尚宮真是解了本宮燃眉之急,來的真巧,太子妃料到兩個公主不省心,賜了晚飯過來。”

說來慚愧,張淑妃的親哥哥英國公也上書廢太子,太子妃卻不計前謙,幫了張淑妃一把。

胡善圍曉得張淑妃的心思,解釋道:“後宮不得幹政,外頭的事情和後宮無關,淑妃娘娘只管盡自己的本分便是。太子妃也是如此,她是大嫂,兩個小姑子回娘家,在這時候,能夠管住公主的,除了皇上,只有東宮的大哥大嫂,他們兩個在名分和輩分都能鎮得住。”

“方才我去東宮走了一趟,對太子妃說了兩位公主抄書的情況,還把淑妃娘娘預備好公主留宿宮廷的事情說了,太子妃是個聰明人,立刻就賜了晚飯,和淑妃娘娘配合,”

胡善圍是三朝尚宮了,見了太多的權力傾軋,明爭暗鬥。

東宮和張淑妃關系冷淡,面子情而已。而且張淑妃的娘家英國公府是漢王那邊人,東宮和張淑妃不親近太正常了。

但利益關系不是固定的,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有的時候是對手,有的時候是隊友。

比如現在,東宮很願意幫助張淑妃檢查兩位公主寫作業。好讓兩位公主長長記性,別跟著起哄廢太子了。

胡善圍稍微使個眼神,太子妃就心領神會,和張淑妃打配合。

不管以後怎麽樣,反正這一刻大家利益一致。沒有永恒的對手,只有永恒的利益。

胡善圍是尚宮,輔助張淑妃料理後宮是她的職責,張淑妃被兩位公主駁了面子,她面上也無光。

同樣的,張淑妃要立得起來,六局一司才有權威。

對於誰當大老板,六局一司沒有選擇的余地,皇上要誰協理六宮,六局一司就得接受現實,何況目前後宮裏,張淑妃最合適。

胡善圍不幫張淑妃幫誰?少不得去東宮搬救兵。

張淑妃是個聰明人,腦子轉了一轉,明白了胡善圍的意思。

張淑妃嘆道:“東宮這個人情,本宮記住了。可是英國公府的立場,本宮一個出嫁女無力幹涉。”

意思是說,東宮的好意,我領了,但是我不能立刻給予回報——不是我不想,是不能。

英國公張輔也是在靖難之役時和漢王結下的革命友誼,一起扛過槍的交情,怎麽可能因為妹妹而改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