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蘭舟催發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大明宮廷風向要變了,因前頭元朝太監弄權,和後宮嬪妃勾結,賣官禍國,故,明初兩朝,洪武朝三十一年,建文有四年,加在一起足足三十五年,太監都得不到重用,甚至小內侍們私下識字,都是殺頭的重罪。

道衍禪師是靖難之役的智囊團核心人物,立功甚偉,得到永樂帝“姚廣孝”的賜名並不奇怪。但永樂帝給馬三保賜名鄭和,這是宦官勢力開始擡頭的跡象,永樂帝為什麽這麽做?

沐春看著春風滿面的三保太監,心想我們一家三口在昆明隱居,管你官宦怎麽樣,嘴上立刻改口:“三保太監請進寒舍一敘。”

沒有邀請紀綱。但是紀綱臉皮厚啊,跟著走進宅院,還問看著自己發愣的阿雷,“小姑娘,怎麽不見你姐姐?”

阿雷對紀綱的美貌毫無抵抗力,實話實說,“我爹病了,我姐姐去看他。”

紀綱惋惜嘆了一聲,“胡員外身體不適,你們早點說就好了,我帶著談太醫和茹司藥來一趟雲南——他們夫妻兩個醫術越發精湛了,去了北平治好了皇後娘娘的病,皇後才得以抗過舟車勞頓,到了京城,宮裏剛剛舉行推遲了兩年的封後大典。”

歷史的進程並非只取決於幾個大人物,是無數個小人物的共同推動。徐皇後大病初愈,大明宮廷有了女主人,太子一家人當然也跟著搬到京城,入住東宮,宮裏宮外局勢都稍穩定下來了,永樂帝才騰出來派人把大孫子接回去。

小基要走了。

阿雷心裏不是滋味,連紀綱的美貌都無法安撫她的難受,大人們在課堂裏喝茶聊天,兩個小孩子回到各自臥室,侍從們幫助小基收拾行李,阿雷和小基是鄰居,她聽見隔壁房間哐哐搬箱子、裝東西的聲音,煩躁的爬到床上去,像一只鴕鳥似的將腦袋埋進被子裏,耳不聽心不煩。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個人把被子掀開,阿雷的腦袋已經捂熱得像個煮熟的螃蟹,紅彤彤的,臉上濕漉漉的,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

阿雷順手用被子擦臉,氣鼓鼓的說道:“你為什麽不敲門?”

小基說道:“敲了很多次,也叫了名字,你總是不應,我有些擔心,就進來了。”

阿雷心裏堵得慌,指著門口,“你出去,我累了,我要睡覺。”

小基說道:“可是我今天就要走,他們說行程很緊,要早些回去。”

阿雷說道:“你自來自去,和我有什麽關系,要走便走。”

言罷,阿雷索性用被子蒙住了全身,把裹成蠶寶寶的模樣,不看他。

小基怕阿雷熱出病來,只得悻悻離開,心想:我來和去,都不是我自己的意願,為什麽把氣撒在我身上?阿雷妹妹好沒道理。

小基的東西裝滿了一個馬車,紀綱和三保太監向辭行,正要帶著小基走,小基卻說道:“現在不能走——我要等幹娘回來,向她辭行,此去一別,不知何時能見,幹娘這兩年對我照顧有佳,我不能不告而別。”

小基借著胡善圍拖延時間,心想阿雷妹妹消了氣,會不會出來送他。

紀綱說道:“可是皇上皇後都著急想見到殿下,行程實在太緊,等以後——”

“我說過了,我要等幹娘回來。”小基打斷了紀綱的話,坐在椅子紋絲不動。

紀綱自從當了錦衣衛指揮使,還沒有遇到趕在他面前如此囂張、敢中途打斷他話的人。

喲,這皇孫有點意思。乳臭未幹,氣勢倒有些像高祖皇帝。

紀綱不愧為是禦前伺候多年的錦衣衛,忙說道:“微臣這就去接胡尚宮。”

沐春那裏肯讓紀綱這只老狐狸去接妻子?“哪能讓勞煩客人,紀大人遠道而來,先歇一歇,我去接拙荊回家。”

胡榮老了,春季一陣纏綿多日的春雨過後,得了傷寒之症,因傷寒容易傳染,小孩子抵抗力弱,不能讓兩個孩子靠近,所以沐春帶著孩子們進山打獵,很少進城去熱鬧的地方,就怕孩子們染病。

胡榮養病的地方在郊外別院,天氣好,胡善圍把父親扶到院子躺椅上,膝蓋上蓋著毯子曬太陽。

胡榮打了個盹,醒來時見女兒還在身邊,便說道:“你不要總是陪我這個老頭子,沐春和孩子們也需要你。”

胡善圍的口鼻上蒙著幾層白醋浸泡過的口罩,據說這個有防護的作用,“父親不用擔心,反正他們的日子還長,有大把的時光。”

父親的情況不太好,今日淩晨咳嗽到天亮,帕子上都咳出了血跡,也就剛才曬太陽的時候呼吸均勻,稍微睡了一會。

胡榮六十二歲了,在這個時代算是高壽的老人,在這個年齡走了,算是喜喪,胡榮這一生到了晚年算是圓滿,與女兒艱難的和解,夕陽西下、風燭殘年,胡善圍覺得多陪的一刻是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