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國儲之爭(第2/4頁)

沐春說的大實話,以前孝慈皇後和洪武帝幾乎把他當成寵物養著。

沐昕九歲,他懂事並不表示他沒有叛逆之心,聞言說道:“大哥,你說了和沒說一樣。”

三弟沐昂板著臉教訓弟弟:“你怎麽和大哥說話的?沒大沒小。”

沐昕沉默,拒絕道歉。

沐春不在乎大小尊卑,說道:“現在大本堂多了十幾個藩王府的世子和皇孫,你曉得是為何?”

沐昕說道:“這些世子其實和我一樣。”

和我一樣都是人質。

沐昕天資還是不錯的,知道這種真話要爛在心裏頭,不能說出口,否則會招來禍患,不會他一個小孩子能承受的。

沐春一聽,就曉得小弟上道了,“你既然明白,就不需要我多說什麽了。他們老朱家的事情你不要摻和,你始終記住你姓沐就行了。”

“愚弟牢記於心。”沐昕想了想,說道:“大哥,可不可以要二哥抽空回來一趟,順便把兩個侄兒帶回京?”

沐春:“幹嘛?”

沐昕說道:“二嫂要是能生個孩子,就不會一天到晚愁眉苦臉;有了兩個侄兒在家,我或許能換著去一趟雲南。”

人質輪流做,不能總是我,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天地。

沐春看著小弟,九歲的軀殼,十九歲的靈魂,“行,二弟也有十一年沒見到太夫人了,我和三弟去雲南,就要他回來。”

千裏之外的沐晟連打了三個噴嚏。

沐昕臉上有了笑容,看到親爹的神位,猛地意識到這地方發笑是對祖宗們不敬,於是收斂了笑容,再次擺出苦大仇深的表情。

沐春眼角余光捕捉到沐昕的表情變化,心道,到底還是個孩子。

告訴了自家祖宗承爵的好消息,沐春進宮謝恩,洪武帝連遭重創,最近頭發白了一半,沐春這次即是來謝恩的,也是來辭行的,即將去雲南。

沐春對洪武帝說了他未來治理雲南的基本方向,“……雲南地域特殊,文化和中原不同,微臣想要鼓勵當地有才能的考科舉,走出來長見識,主動接觸中原文明,但是現在他們連科舉的考試題目都看不懂,太過深奧,有時候考的有些偏,和中原的秀才舉人差距太大了,微臣建議將雲貴兩地的縣試和鄉試試題交給當地學政按照實際情況自行出題,先考出舉人來,擇優秀者入國子監學習,再和全國舉子們備考會試。”

“另外,雲南各地官員可以降低當官的門檻,舉人甚至秀才出身,只要有能力,願意當地方父母官,就可以給他們機會。現在大明為了穩定,冊封了不少世襲的土官,要他們自行治理,不用交稅,只需服兵役和納貢即可。這樣有利有弊,利在大明可以迅速將雲南納入版圖,開闊疆土,弊端是土官們總是造反,造反不行就投降,投降之後又反,就像牛皮癬似的難以根治。我爹就是在六擒麓川首領思倫發的時候遭遇暗算去世的。”

“百年,或者幾百年後,土官終究被朝廷的流官所取代,這些流官們為了政績,為了升遷,必定賣力為當地某福祉,慢慢的,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當他們意識到在流官的治理下會帶來更多利益的時候,就會願意接受流官,反抗土官。”

“改土歸流,終究要在老百姓的支持下完成,如果從朝廷直接施壓,簡單粗暴強行奪了土官,改為流官治理,恐怕當地百姓會拿著武器和土官們一起造反了……”

沐春侃侃而談,企圖說服洪武帝同意雲南當地單獨搞自己的科舉,按照雲南實際情況選拔秀才和舉人,洪武帝沒有打斷,由得他去說,恍惚中,幹兒子沐英的臉取代了沐春,仿佛說這些話的是沐英。

他們父子兩個長的並不相似,沐英濃眉虎目,沐春則眉清目秀,頗為有些文官的風采。

但是他們在軍事才華和政見上則驚人的相似,上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沐英,是沐英向他提出百萬移民計劃,也是這樣侃侃而談,有理有據。

這就是長期鎮守雲南的好處了,父子兩個對雲南的了解就像了解自己的身體一樣,曉得問題的根源在那裏。

如今離沐英的百萬移民計劃過去了六年,沐春安頓了二百五十萬移民,一下子改變了雲南的人口結構,雲南雖還時不時有動亂,但是和以前相比,安定了許多。

關鍵是,新移民三年後都是會像朝廷交稅的啊,朝廷的投入可以見到回頭錢,沐英的建議是對的。

按照新移民的發展速度,百年之後,中原人就從客人,變成了主體民族,永遠都不會造反了。

如果說沐英的移民計劃是百年大計,那麽沐春的計劃就是千年計劃,從骨子改變土官們延續了幾千年的原始治理模式,改為朝廷派出的流官們管理當地。

這對父子的目光之高遠、計策之精妙,著實令洪武帝羨慕不已:為什麽不是我生的呢?為什麽最好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就連沐春這種少年時素有“混世魔王”之稱的紈絝子弟,到了近三十而立的年齡,也真的能夠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