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君臣

午後,王咎奉旨來宮中拜見慕容泓。

慕容泓命人給他賜座後,遞過去一本折子,道:“今日朕召王愛卿進宮,就是為了給你看這本折子。”

王咎翻開看了一眼,略有些驚訝道:“陛下在看前朝的折子?”

慕容泓道:“朕的處境王愛卿是了解的,朕看前朝的折子,也不是多麽難以理解的一件事吧。”

慕容泓從小不是被當儲君來培養的,驟失靠山,才得龍袍加身,卻又因年幼而不能親政。龍潛在淵的這兩年,又因種種原因未能覓得德才兼備的帝師,能自己想到看前朝的折子來熟悉政務,已屬不易了。

念至此,王咎喟然一嘆,道:“陛下初登大寶時,臣亦深為陛下之處境擔憂,然臣雖位列顧命大臣,卻實在是屍位素餐有負先帝所托。好在先帝在天有靈,陛下吉人天相,雖是步步艱難,到底是有驚無險地熬過來了,如今離陛下親政不過就差最後一步而已,陛下您千萬要穩住。”

慕容泓道:“朕不急。王愛卿也不必太過自謙,朕雖年輕,但孰是孰非還是辨得清的。不爭一時之名利容易,但要在眼下這種局勢下韜光養晦明哲保身,沒有深厚的政治素養以及圓融的為官之道,怕是難以做到的。親政不是朕的終點,而是朕的起點,朕親政以後,才更需要像王愛卿這樣的賢能之臣從旁襄助,並且多多益善。”

“陛下謬贊,臣愧不敢當。”王咎謙虛道。

“王愛卿,私下裏比起君臣,朕更願意視你為良師益友,官面上的話,今日既然已經說盡,日後便不必如此了。言歸正傳,你手中那本折子裏的提議,朕甚感興趣,若是可以,待朕親政以後,朕就想建立一個這樣的‘閣台’以輔助朕處理政務。對此,朕想聽聽王愛卿你的意見。”慕容泓道。

王咎翻看著手中那本折子,道:“臣聽聞這位李琛李大人是東秦真宗時期有名的諫臣,後因得罪權貴而遭冤陷入獄,最後死在了獄中。而他因為何事得罪了哪位權貴,傳聞中卻無定論。如今看到這本折子,這樁公案的來龍去脈,臣倒是可以推斷一二了。

東秦真宗在位四十八年,而他的寵妃汪氏之兄汪炳坤憑借裙帶關系及一身邀寵獻媚的本事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從區區西曹掾被擢升至丞相,獨斷專行把持朝政前後達二十一年。

看這折子上的年月日期,正是汪炳坤權勢如日中天的時候。李琛建議真宗建立閣台,意在分丞相之權,若是真宗有意收權,這個建議自是極好的。然而這封奏折上並無批復,顯見是被真宗給留中了,但真宗身邊定有汪炳坤的眼線,故而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在此等情況下,李琛沒了活路也就不稀奇了。

連汪炳坤那等小人都能想明白皇帝若是有了閣台,就會慢慢架空丞相,那麽趙丞相,自然也會明白這一點。

依臣之見,即便陛下想要建立閣台,也不宜在親政之初。一來陛下甫一親政便撇開丞相,且是在丞相並無重大錯漏的情況之下,只恐朝廷內外對陛下您的風評會不好。二來,朝中雖不乏忠臣能臣,但在您真正坐穩帝位之前,投靠您,是要抱著做孤臣的決心的。陛下您知道孤臣嗎?您又有幾分把握能讓良臣來做您的孤臣呢?如果這個把握低於五成,那麽就算您如願地建立了閣台,這個閣台,也只不過是一群賭徒聚集之處罷了,它達不到您的預期,更發揮不了您想讓它發揮的作用。”

慕容泓從書桌後站起,心事重重地走到窗邊,一手擱上窗欞,沉默不語。

王咎跟著來到窗邊,站在他身後低聲道:“臣明白陛下的顧慮。其實陛下想從丞相手裏分權,就目前來說用不著建立閣台這般復雜的手段,只需安排兩個丞相動不得的人去做丞相司直與丞相長史便可。另外,陛下親政之後,朝廷及各地方每日上表的折子陛下要求過目無可厚非,到時責成丞相府眾臣將折子批復先行擬好,隨後送至宮中給您過目,您覺著可行的用朱批加以肯定,您覺著不可行的,駁回讓他們重擬。若遇爭執不下的,朝議解決即可。此方式雖是繁瑣了些,好處是在您親政初期,可以讓您對處理政務有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也不易出錯。”

慕容泓自然聽得出他這個建議於他而言無疑是最穩妥的做法,只是……這樣一來,他的家仇,就不得不再往後推延了。

“王愛卿言之有理,是朕操之過急了。”慕容泓很快調整好心態回過身來。

報仇與坐穩帝位相比,自是坐穩帝位更重要,若是沒有身下那把龍椅,他拿什麽去報仇?一己之身麽?

“陛下有勤政愛民之心,是天下黎庶之福。”王咎一本正經地恭維。

“王愛卿身在宮外,可曾聽說近來盛京糧油豆面等物的價格有所上漲?”慕容泓忽然換了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