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2頁)

葉桐母女離開後,刑氏進了女兒內臥來,說了衙門裏的情況。聽後,葉榕有一瞬的沉默。若不是窺得天機知道日後魏家要遭滅滿門之罪,她也會十分感激魏昭的。可既然知道天機,她就不會把魏昭想得那麽簡單了。

拖顧家下水,想來不是為了她,或許就是想借這個機會讓顧家難堪。左右是得罪人,就看顧家怎麽選擇了。

是選樊唐兩家,還是選葉侯府。

葉榕母女是無話不談的,既然葉榕有想法,自然與母親說:“自來文臣武將水火不容,魏家一門文臣,顧家滿門武將,都是處於權勢的中心。魏二爺這樣做,可能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女兒,但也不排除想順帶為難一下顧家。”

女兒明白的,母親自然明白。

刑氏說:“她救了你,又在京兆府據理力爭幫你,這個恩情,咱們得領。不管他為的是什麽,只要他說的,咱們心裏可以不信,嘴上一定要相信。”

葉榕贊同母親的說法,點頭:“女兒知道了。”

刑氏又道:“馬上過年了,這些日子你好好歇著。等過完年,尋個日子,娘帶你去魏國公府拜年。”

葉榕明白母親的意思,是要帶著她去謝恩的,葉榕應下了。

顧家那邊,唐統倒是沒去求情,但夜裏樊家人知道樊英傷人被抓押送衙門的時候,就求去顧家了。樊賓夫妻帶著女兒樊昕,跪在顧府大門口,求顧家開門讓他們進去。

外面天寒地凍的,又是深夜,顧家怕鬧出人命來,於是請了樊家人進去,好好招待。

別人沒出來,只顧大夫人露了個面見了樊家三口。樊家什麽裏子面子全都不要了,只求顧家救救他們家阿英。

樊賓還算好,畢竟是男人,沒徹底失去理智。但是樊昕母女倆,已經給顧大夫人下跪好幾回了。

今天街上發生的事情鬧得大,顧家自然也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自然也明白樊家求上門來的原因。不過,顧大夫人給不了他們承諾。

安撫住人後,顧大夫人吩咐了下去,讓好好招待樊家一家。之後,她去了老夫人那裏。

老夫人屋裏,此刻顧家大大小小的人都在,皆是等著顧大夫人回來。

顧家與樊家本來也沒什麽交情,這下顧昶跟樊昕的親事也掰了,兩家更是無交情。何況,也的確是樊英起了歹念,如今的一切,都是樊家人咎由自取,是活該。

本該一口回絕樊家的,只是他們家有個不爭氣的老二,偏瞧上了人家姑娘,這下日子一直鬧著呢。現在知道樊英出了事求上門來了,更是鬧得不可開交。

到底心疼孫兒,老夫人便猶豫了。

顧大夫人回來後,如實說:“這樊家母女都給我跪下了,我是尋了借口這才得以脫身的。母親,這事還得您拿主意。”

顧二夫人是萬般瞧不上那樊昕的,只是可恨兒子惦念著,她怕刺激得兒子太過,以後兒子會與家裏反目成仇。這個死孩子,是頭倔驢,死勸都不聽。她就這麽一個孩子,若是關系鬧得太僵,她也怕啊。

再說,其實也無需顧家特意做什麽,不過保持中立態度、讓葉家告不成便行。

於是顧二夫人建議道:“那樊家就樊英一個兒子,若是真敲定文書定了罪,留了案底,這輩子的仕途前程可就毀了。我聽說,已經打過他板子了,他也吃了苦頭,沒必要趕盡殺絕逼人走死路。”

顧三夫人素來心直口快,立即反駁:“二嫂此言差矣。這怎麽能說是葉家趕盡殺絕呢?分明是那樊英有錯在先。好在葉家姑娘沒什麽大事,若真出了事,那可是人命。”

顧二夫人狡辯:“可不就是沒事嘛?若真有事,我也不會這樣說了。”

顧三夫人:“若真出事,那樊英可得受極刑拿命去抵的,豈是吃牢飯可以解決的?”不顧二夫人臉色,三夫人繼續道,“我看這事兒完全怪樊家,小門小戶出身,眼界窄,心胸也不寬闊。那樊家丫頭既輸不起,為何還要跟人比?就因為妹妹輸了比賽丟了親事,攀不上高枝兒了,哥哥就把賬算在別人頭上?”

“竟然還起賊心當街行兇,真不知道該說他傻,還是說他壞。”

“像這種心術不正的,就該關進去好好治治他,免得危害百姓。”

“我哪裏得罪你了,你今天怎麽跟我幹上了?”二夫人甩臉色。

三夫人根本不在怕的,只說:“二嫂有私心,誰看不出來。你關心你兒子,怎麽不替大嫂想想?那葉家姑娘,可是入了母親跟大嫂的眼的,說不定,就是咱們家未來的嫡長媳。為了一個樊家得罪葉家,可不值當。”

二夫人氣得要死,卻理虧,根本說不過三夫人。

老夫人懶得理她們倆,直接問大房的:“你們是怎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