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戶口(第2/2頁)

但他就是想這麽做,不管上房也好,大房三房也罷,分家了,那就只當親戚吧,湊和在一起,總沒什麽好事,很多事情也是說不清楚。

“正好再帶著晚晚去醫院看看。”這兩天敷了藥,看著好像好了很多,但是蘇勤還是不太放心。

女兒的手,一直都是他的一塊心病,什麽時候治好,他這塊心病才能夠真正好。

“嗯,我有老先生的聯系方式,他說他一周只去醫院三天,平時都是會在家裏,我們去他家裏吧。”陸思華說,那個老醫生看著挺好的,當時還給晚晚摸了骨,說幸好沒做得到骨頭,否則就是治回來了,也會留下後遺症。

他們覺得,先去鎮上公社那裏蓋完章就去給晚晚看。公社那邊上班有時間規定,去早了沒用,去晚了,人家可能就不給辦了。

蘇建國建兵建民三兄弟,被蘇勤和陸思華留在了家裏,不用跟著他們去鎮上。建國他們很想去,陸思華卻給了他一個眼神,建國秒懂,這是讓他們看家呢。

昨天他們剛買了那麽多東西,如果大家都離開去了鎮上,誰知道家裏的這些東西還能不能保得住。

不管是蘇老太還是大房的劉招娣,那都是有喜歡翻人包袱的習慣。如果真的讓他們看到什麽好東西,被翻了去,有冤都沒處訴去。

“當家的,等我們分了戶口後,搬家吧?”陸思華想了想,突然說。

蘇勤擡頭看了她一眼:“怎麽想到搬家了。”

蘇晚晚也在看向陸思華,心裏卻同時在問,怎麽想到搬家了?不過,說實話,搬家了確實好,遠離了蘇老太大房這些人,清靜許多,也不用考慮這考慮那的,沒有那麽多的糟心事。

“現在搬出去,我們住哪?”他不是沒有想過這樣的想法,但是搬出去,又住去哪裏。

他不能讓妻子孩子們跟著受苦,家裏雖然糟心事兒多,但是至少還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哪怕住牛棚,也總比住在那邊好。”陸思華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

蘇勤說:“我不願意,爹娘那邊,你不用去理他們,我們做到問心無愧就行。”看到陸思華還有點不大願意,他說,“我也想搬,但現在村子裏住房緊張,就連那些城裏來的知識青年,那都是住在牛棚裏的,而且因為房子少,都是好多人擠一個房間。我們就是想住牛棚那也沒有。”

陸思華有些不太甘願地點頭,就聽蘇勤嘆了一聲,“咱爹不是給我安排了一個工作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夠去上班了,咱到時候先搬到鎮上或城裏。家裏的房子,就先那樣的吧,等到以後我們有錢了,建新房,你看怎樣?”

哪怕心裏再委屈,陸思華也識大體地點頭,覺得也只能夠這樣了。

兩人從村口出去,很快就上了大路。那裏經常會有車子開往縣城,很多不想走路的人,會在路邊等待,想坐車了,朝車子揮揮手,車子就會停下來。

蘇勤和陸思華卻不想這麽浪費,一毛錢也是錢,他們不願意將錢花在不必要的地方。哪那麽嬌氣,走幾步路都不行,還得坐個大汽車?

就在他們走過去沒多遠,有一輛車子停在了村口出去的那條三叉路上,從車上下來一個中年人。

他看了眼四周圍,抹了抹臉上的汗水,擡腿就往下河村的方向走去。

太陽很猛烈,曬得人頭皮滾燙,但那個人的心卻是火熱的,也是激動的。

……

蘇勤和陸思華只是看了一眼那人,也沒多想,大路上會有很多人下車,也會有人去村裏,這樣的事情很多,反正不是找他們的。

兩人就這一眼就撇開了,有說有笑地就往鎮上走。

下河村到鎮上人家公社,也不是特別遠,走路也就半小時,很方便。

可惜,他們的運氣不是特別的好,到了公社那邊,什麽簽字都簽好了,唯獨公社書記的簽字下不來。

“我們書記出去辦事了,要不你們在這等等?”

蘇勤和陸思華哪有時間在這裏瞎等?而且人家小公務員也說了,書記什麽時候回來不知道,萬一今天不回來呢?他們就這樣白等?

“小兄弟,書記今天能夠回來嗎?”蘇勤猶豫著,問他。

那個公務員說:“書記沒說什麽時候回來。”

蘇勤說:“我們有急事要去辦,我們……”蘇勤解釋。

那人明白,倒也不為難,和氣地說:“那要不這樣,你們就把這些證明先放在這裏,等下次再來蓋章簽字?”

蘇勤覺得這樣可行,把這些放在這裏,安全,下次來的時候,也不用帶著那麽多東西。

“先去給孩子看手吧,等看完病回來,再過來看看書記回來沒有。”蘇勤當場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