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三人行(第4/4頁)

這是她立志要寫出代表作的第一本,時間線從美國獨立戰爭的最後一天開始寫起。

書名暫時沒有想好,於是第一張封面打了一個“無標題,NO.1”。

在打字機滾筒上換了一張紙,Chapter 1。

1783年9月3日,英國、美國在巴黎簽訂了《巴黎條約》,英國承認美國是自由、獨立的主權國家,並宣布永久放棄北美13個殖民地的統治權。簽字雙方是英國代表大衛·哈特利,美國代表本傑明·富蘭克林、約翰·傑伊和約翰·亞當斯。

男主角本傑明·哈雷是大衛·哈特利的秘書,他最年長的弟弟死在北美戰場上。

*

巴黎的秋天——

沒去過巴黎啊摔!

還好不妨礙,沒去過巴黎,但看過很多有關巴黎的遊記。

直接從旅館開始寫吧。

代表團住在指定的旅館裏,這是在政府部門的公開資料裏的,可以查閱,大衛·哈特利的隨行人員寫下了詳細的記錄。

失去北美這麽一大塊殖民地是英國王室與政府共同的痛,殖民地的最大意義在於經濟價值,對於哈雷家來說,北美殖民地意味著他家在那片大洋對岸的陌生土地上拋灑的血與淚。

哈雷的父母健在,失去孩子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本傑明是長子,死去的弟弟亨利年僅24歲。

當本傑明·哈雷返回倫敦後,迎接他的是一個意外:亨利·哈雷在美國的妻子傑奎琳帶著亨利的遺腹子找來了。

要是傑奎琳是個白人女孩倒也不算什麽事,哈雷家不差養她們母子的這點錢,但傑奎琳是個很像白人的第三代黑白混血兒。

本傑明的母親哈雷伯爵夫人留下了孩子,趕走了傑奎琳,不承認她和亨利的婚姻。本傑明同情她,偷偷將她安置在自己的一處房產裏。傑奎琳想念孩子,本傑明想辦法帶孩子過來看她。本傑明引誘了傑奎琳,讓她被迫成為他的情婦,又生下了第二個孩子瑪麗·簡。

幾年之後,本傑明結婚了,合法收養了傑奎琳的孩子為養子,傑奎琳為了能經常看到孩子,選擇在本傑明家做女仆。

傑奎琳的兒子改名叫亨利,以紀念他的生父,他已經不記得親生母親,沒人敢告訴他傑奎琳就是他的生母,他也一直認為本傑明就是自己的生父,他是父親的前妻生的孩子。在一次玩耍中,小亨利失手將瑪麗·簡推下樓,摔死了他的同母異父妹妹。

本傑明對瑪麗·簡之死表現的十分冷酷,傑奎琳痛不欲生,希望破滅。小亨利在父母的爭執中知道傑奎琳原來是父親的情婦,氣憤羞惱的沖到傑奎琳的房間,命令她離開他家。

傑奎琳失去了女兒,也失去了兒子,在大雪紛飛的夜晚離開了本傑明家。

*

創作是一件寂寞的事情,但讀給別人聽可就算不上寂寞了。

她喜歡念稿子給別人聽,家人朋友會提出中肯的意見,補充她沒有想到的細節,比如凱茜和媽媽就能指出她在女性瑣事的細節描寫上的不足。

奧利弗與伊沃也能指出在有錢人家裏生活的細節方面的錯誤,醫學問題則可以向克斯泰斯科醫生討教,克斯泰斯科醫生在法國出生,在巴黎上的醫學院,後來去了布魯塞爾,娶妻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