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猩紅熱(第4/4頁)

這個成績遠遠超過同期市場上的同類小說,也遠遠超過一般作家的首本銷量,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成績了。

出版社還沒有從書店結回書款,但從銷量來計算,簡能拿到至少400鎊的稿費。

簡得知這個數字的時候,差點呆住了。

——這是她遠遠沒有想到的數字,而這只是一本書、兩個月。

亨利說,已經開始印刷第二版了,這次要多印一點,大概1500冊,在書店多賣幾個月。費列羅先生說,按照小說受歡迎的程度,會一直都有人來買書的,這樣會有一個長期的收入。對出版社來說,出版小說靠堆量,數量上去了,即使沒有推出新書,每個季度或者半年也會有不少結款;對作家來說,也會有一份相對穩定的收入,要是加印了,就又多一筆收入。

這種工作形式很適合簡,就是有了孩子,她也能在家進行創作,她和湯姆明年的年收入超過1000鎊,這就能過的很不錯了。

*

喬治牧師到了倫敦後,奧斯汀家很快入住新居。

整個12月,奧斯汀宅都亂哄哄的,媽媽要習慣新居、新仆人,一大堆事情等著她去處理,也就實在沒心思去哀悼小黑斯汀斯了。

又因為見到了愛德華的幾個孩子,悄悄跟亨利商量,是否願意過繼愛德華的一個兒子?亨利不太願意考慮這件事情,但媽媽說,以後你的財產總要有個繼承人吧?以前因為有小黑斯汀斯,這個問題還不嚴重,可現在,你沒有親生孩子,也沒有了繼子,你的財產怎麽辦?將來不還是挑一個侄子留給他嗎?要不還是挑一個侄子早早培養,就像朗格魯瓦先生和湯姆那樣,可以先不說過繼,只是接過來撫養。

亨利跟伊麗莎商量後,勉強同意了。

媽媽又跟喬治牧師商量,喬治牧師倒覺得這樣也不錯,這種事情常見,奈特先生和愛德華,朗格魯瓦和湯姆,格萊謝姆夫人和衛斯理,都是同樣情況。

於是喬治牧師寫信詢問愛德華,他願意將其中一個兒子放在亨利家撫養嗎?暫時不算過繼,只是看看孩子是否能跟亨利叔叔合得來。

愛德華又去跟妻子商量,最後決定,讓小亨利去叔叔家,但要等到明年春天,伊麗莎白不放心亨利家的衛生環境,病菌什麽的,總得消散幾個月吧。

信來信往的,終於在聖誕節之前安排好了小亨利到倫敦的事情。

*

愛麗絲12歲了。

這一年其實過得也挺快,但人生總有些美中不足,比如小托馬斯,比如小黑斯汀斯。

賺錢大計有條不紊,出版業務也做得有聲有色。

經濟改善了,居住環境改變了,人生中的幾件大事似乎都完成的很好。

想到幾年前她還在1個英鎊1個英鎊的攢私房錢,就覺得有點好笑——那56英鎊她還留著沒有動,那是她身為小孩子時期的奮鬥史。

當時怎麽想的來著?是想著寫小說、成為作家、一年賺1000英鎊?

現在,年收入1000鎊這個目標早已實現,她還想成為作家嗎?

她琢磨著,“成名”似乎不應該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她因為有著21世紀的思想,從來就沒有認為“有名”羞於啟齒,可能在這個時代會是超前的思維方式,但是做人嘛,重要的是開心,只要我想做,我便要去做,就這麽簡單。

寫作是一項極為私人的事情,每個創作者從中得到的樂趣都不一樣,對她來說,就是那種——怎麽說呢?“創作欲”大概每個人都有,書寫自己心中所想,將自己的所思所得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宣揚出去,得到他人的喜愛或是共鳴,得到誇贊,獲得滿足。

對於“成名”,愛麗絲很有欲望;但成名之後的事情,她其實並不太有覺悟。

至於其他的事情,她更是絕大多數都還沒有想過。

*

月光從窗外照射進來,窗簾沒有拉上,月光清冷的照在窗前的書桌上。

桌上有一台打字機,墨水瓶、幾只蘸水鋼筆、1只鉛筆,兩疊不同的紙張。

另一邊放了一份打字稿,第一頁寫著“英格蘭恐怖故事,豐山莊園”,By A·Austen,1801年,10月,10日。

————第一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