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奧斯汀出版社(第4/4頁)

愛麗絲也覺得自家既然有了出版社,那麽再辦一份報紙也是沒問題的,自家有一份媒體也很重要,比如你可以刊登一些有利的書評,引導讀者。大家都是這麽幹的,分別只是自家的報紙更方便操作。

這個主意是亨利自己想到的,愛麗絲尋思著,沒準以後奧斯汀出版社做大做強,自家也可以做一個傳媒帝國了。想想並不是不可能啊!至少奮鬥個幾十年,弄出傳媒帝國的雛形不是夢,再傳個幾代,奧斯汀家族就會成為英國傳媒界和文化界的大家族了。

想想就好激動呢!

愛麗絲對於簡的作品將成為傳世巨作一點懷疑都沒有。

這個時代不是沒有女作家,相反,這50年來,英國可是出了不少女作家,出版的小說多達2000多本,但流傳到後世的寥寥無幾。簡·奧斯汀的作品從最初面世開始,就廣受各個階層的讀者歡迎,很快再版,200年間被翻譯成幾十種外國語言,銷售量上億冊,不要說在女作家中罕見,就是男作家,也沒有多少能跟她媲美。

自家做出版社能夠將利益最大化,也能更好推廣簡的作品,簡應該用她的作品賺到足夠讓她生活的很舒適的報酬,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知識和文化素養為讀者提供美好的閱讀體驗,因此收取報酬,這不是什麽令人羞愧的事情;每一個讀者也應該用金錢來肯定作家的工作,“知識”永遠是最難得到的東西,“創意”更是難得,1000個接受過同樣的教育的人,不一定就會產生一名富有創意的作家;跳舞廳裏有500個人,但只有簡·奧斯汀才會從閑聊和假笑中提取人間百態,這就是作家與普通讀者的最本質的區別。

*

第二項工作討論完畢,休息一下,吃點面包,喝一杯熱可可,接著繼續討論下一個議題。

這項工作進行的比較艱難,幾乎毫無頭緒。

蒸汽機已經有了,在一些工業企業已經有了技術比較成熟的蒸汽機動力的機器,比如紡織業和金屬鑄造業,但還沒有用在印刷業上面。相關的技術革新是有人在做,但進展緩慢。

亨利今年下半年的工作就是到處打聽有誰在做蒸汽印刷機的技術革新,但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

愛麗絲就問,為什麽我們自己不能找工程師來設計制造新型印刷機?

亨利猶豫,說印刷機的產量有限,銷量肯定不會像打字機這樣,適合家庭使用。

“但你不要忘了,英格蘭有多少家印刷廠,一家印刷廠就算它只有5台印刷機好了,印刷機的價格可是至少上千鎊的,蒸汽動力肯定比人工快多了,有了新機器,印刷廠就不需要花很長時間來訓練印刷工人了,印刷工人的薪資將會降低,而印刷機的投入幾乎是一次性的。不用5年時間,所有印刷廠都會換上新印刷機,還能出口到歐洲大陸、美洲大陸。什麽生意都是這樣的,你得盡早進入這個空白市場,盡快賺取最多的利潤,別人只有跟在你的屁股後面撿你不要的骨頭的份。”愛麗絲十分肯定的說。

作者有話要說:

*查了一下,17世紀末英國已經有工廠能夠生產馬口鐵(鍍錫鐵),18世紀早期就有了馬口鐵進出口貿易,19世紀初英國的馬口鐵產品可以大量出口。

*奧利弗長什麽樣子,大概像阿薩吧。

*好的,再次借用一下費列羅巧克力的名字。費列羅是意大利的姓啦,用自己的姓氏作為公司名字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