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頁)

這些玄之又玄的事情本就難以說清,我便離開府裏一段時日,待舅舅升了官,我再回來,豈不皆大歡喜?”

劉氏本就為難,聽姜荺娘這般替自己講話,頓時又對這個外甥女多了幾分好感。

“是是是,我就是阿芙這個意思。”劉氏笑說。

薛老太太掃了姜荺娘一眼,臉色微沉道:“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你聽不明白人話嗎?”

姜荺娘見她一副要與自己發火的樣子,頓時也斂了笑,退到一旁去了。

劉氏心裏又是一堵。

表面上老太太是在呵斥姜荺娘,實則對方這話不就是沖著她來的?

說到底還不就是因為自己家老爺不是親生的,這才一丁點都不肯委屈了她那外孫女。

劉氏擰著帕子,臉色也不太好,卻不想讓步。

就是因為不是親生的,所以大房什麽東西不都是自己掙來的?

若真指望老太太,他們指不定都喝上了西北風。

就在氣氛僵硬之時,忽然有一人開了口。

“母親,過幾日我要回家一趟,桃花庵的鏡澤師太也與我掐算過,我與我兒的緣分將近,拿些我小時穿過的衣服放在枕頭下,也許能叫他受些感應。”莊氏的神情冷淡,並不忌諱自己多年生不出孩子的事情。

“我三房冷清得很,不如就叫阿芙陪著我回去一趟吧。”

劉氏第一反應便是覺著三房的可真敢說,也不怕到時候生不出孩子打臉來,而後一想,以對方的身份,就算生不出來,誰又敢提一句不好的。

薛老太太皺著眉,仍是不語。

大房這邊算命算到老大能升官,算到姜荺娘相克,三房這邊又掐算出子嗣將近,又稀罕得姜荺娘陪伴。

前一個才打了姜荺娘的臉,結果三房的人反倒給了人台階下,這著實不像莊氏往日的風格。

程氏也不想叫這事情鬧騰起來,便也笑臉勸著,“難得三弟妹願意走動,阿芙是個好姑娘,有阿芙陪著,必然不會叫她一個人冷清了。”

姜荺娘輕輕扯了扯薛老太太的袖子,道:“外祖母,三舅母喜歡我,不若就讓我陪著三舅母去一趟吧。”

薛老太太心道三房的那位一向冷清,何曾給過誰台階下。

然而姜荺娘的母親與三房的老爺是一母同胞的緣分,合該多照應這個外甥女多一些。

想明白這點她便也就松了口,應了莊氏。

姑娘家外出,劉氏的理由和莊氏的理由自然是後者更討喜些了。

姜荺娘看了一眼莊氏,卻見對方神色冷冷的,連個眼風都不曾給過自己。

她暗忖道,這三舅母高冷起來的樣子和那莊錦虞真真是一樣一樣的。

然而好說歹說,這回卻沒叫薛家的人因她的事情而鬧出難堪來。

既是寄人籬下,姜荺娘這點自覺還是有的。

待人散去,莊氏身邊的綠衣便忍不住問道:“您回府去本就因為在此行事不便,如今帶著薛家的一個女孩子回去,會不會被對方察覺什麽?”

莊氏聞言,皺了皺眉道:“察覺又能如何,我無甚好忌諱的。”

綠衣深知她的脾氣,便也自覺閉上了嘴巴。

實則莊氏心中也是一片清明。

她方才不過也是看在姜荺娘上回幫過她的份上,這才開口替對方解了圍。

退一萬步講,她也是有些看不慣大房的劉氏,只是平日裏都懶得置喙罷了。

而姜荺娘這頭,薛老太太卻顯然對她有幾分愧疚了。

“你住在這裏,也沒想叫你受委屈,只是大房總有這樣多的計較……”

“是外祖母收留了我,免我諸多苦楚,我感謝都來不及,哪裏會有委屈。”姜荺娘笑說:“難道外祖母真以為我是個升米恩,鬥米仇的人?”

薛老太太抿了抿唇,又道:“罷了,你記得陪著你三舅母的時候,好好伺候著她,與她交好關系,其他二房不談,老三是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他三房的人怎麽都該與你親厚一些的。”

姜荺娘點了點頭,與薛老太太說完了話便出了屋去。

薛老太太與身邊李德順家的說:“你說這孩子是不是透著一股可憐勁兒?”

李德順家的說:“表姑娘甚是明白事理,也是處處為老夫人著想,她也算是不辜負老夫人待她的一片苦心了。”

薛老太太聽了她的話,又靜默了下來。

她活了一把年紀,什麽事情心裏不跟個明鏡般清楚。

連她身邊的人都不覺得姜荺娘受委屈,寄人籬下的日子又豈是那麽好過的?

可若今日沒有莊氏解圍,不論是與劉氏起了爭執,還是將姜荺娘送出府去,這對於一個姑娘家的名聲無疑是個抹不去的黑點。

若姜荺娘是她撿回來的一條貓兒狗兒,那自然說不上什麽委屈不委屈的。

可姜荺娘不是旁人,是薛老太太的嫡親外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