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冷宮棄妃的宮婢(第3/3頁)

說著,他伸手就要去摸,把知道這畫新出廠不超過一個時辰的大太監嚇得要死,生怕他一不小心摸出墨跡還沒幹這種事來。

好在對方並沒有真摸,而是很近地虛指著:“陛下請看,這是畫聖老家清渠縣特產的朱砂、混合沉澱至少五年以上的蓖麻油再輔以各色花香調至的獨門印泥,非常適合當時流行的雙面絹絲畫布滲透。陛下再看這兒,這方絹絲畫布已經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不只是整個卷面不可避免地發黃,它摸在手中的觸感和放在鼻端細聞的氣味和新制品都是不同的,特別和這印泥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之後會發出類似檀香的氣味,色澤鮮亮卻不顯油膩……”

齊皇一臉興致勃勃地聽著李大學士的科普,老學究也是講得唾沫橫飛,其他伺候的宮人更是目不轉睛的傾聽著,誰都沒注意到某個大太監目瞪口呆的臉色。

“當然,我能一眼斷定它是真品,是我還有一個專門鑒定此畫的獨門技巧。”李大學士在最後洋洋得意地講出了他的絕招,“此畫在我年輕時有幸見過一次,可惜囊中羞澀只能眼睜睜錯過,但也借那次機會大飽眼福沒放過它任何一處細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它的腹背紙上見到的一樣東西,真跡上有,但贗品上從未見過。”

“哦?竟連背面都有玄機嗎?”皇帝立刻讓舉畫的太監翻了一面,將畫卷的背面呈現在人前。

李大學士立刻上前指向了背紙的右側邊:“陛下仔細看這裏,是否能看到一道隱隱的汙跡?”

齊皇聞言上前細看,果然順著老學士的手看到了一條淡淡的汙痕,這並不是人為弄臟的痕跡,而是絹絲布年代久遠後天然生成的印漬,很淺,所以沒人在意。可是當他仔細去看,就發現這長長又彎彎曲曲的一道淺淺印跡竟然隱隱形成了一條遊龍的形狀。

“這……!”他吃驚了。

“是不是很像?”知道皇帝察覺了,李大學士笑眯眯道,“此畫最終入陛下之手,也是天命所歸呢。”

禦書房一下子熱鬧起來,在龍顏大悅的笑聲和一堆高呼賀喜的馬屁聲裏,沒人知道同樣跪下磕頭歡呼的德海藏在袖中的兩只手都在抖著。

大太監此時浮在腦中的並不是之後的封賞褒獎,而是那個總低調呆在翊坤宮裏永遠淺笑從容的少年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