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頁)

趙瑢頓了頓,道:“兒臣不是這個意思,王姑娘自然很好。”

皇後略一思索,不解道:“既然很好,你為何又不願意?你如今年歲不小了,就連晉王都成親了,你還是為人兄長的,怎麽能落在弟弟後頭?”

趙瑢道:“母後,不是兒臣不願意成親,而是不可以與這位王姑娘成親。”

皇後急了:“那你總得給母後說出個子醜寅卯來,你……你可是天家嫡子,總不能連個正妃都沒有,眼看著那趙羨——”

她說到這裏收了聲,又道:“母後是沒什麽可以幫你的了,至少也要給你尋覓一個靠得住的勢力,眼看你位置還未定,萬一真叫趙羨爭過了你該如何是好?”

趙瑢卻道:“母後,前廢太子妃也是出自勛貴之家,堂堂內閣次輔,如今又是如何處境了?”

皇後愣了一下,道:“這與廢太子妃有什麽幹系?”

自從廢太子出了事之後,聞人岐便不在內閣了,除此之外,與聞人家有些沾親帶故的關系的,要麽調了職,要麽離了京師,短短幾個月,朝堂又是一番新天地了。

趙瑢提醒道:“大齊歷朝以來,都是忌諱外戚的,您看看您自己,再想一想太後。”

他道:“若兒臣真娶了這位王太傅的女兒,才是下下之策。”

聽他這麽一說,皇後頓時悚然,細細一思,竟然十分的有道理,她自己的娘家是沒有什麽背景的,當初她嫁給靖光帝時,父親也才是一個五品京官,後來雖然她做到了皇後,父親的官也連升了三級,可是職位也變成了虛職,所以皇後根本沒有什麽靠山可言。

太後亦是如此,據聞她當年是連娘家都沒有的,單單一人寵冠六宮,叫先帝所有的妃嬪妒紅了雙眼,只是後來一直無所出,先帝便索性派人將年幼喪母的靖光帝抱給了她。

後來,靖光帝登基為帝,一直對太後恭敬有加。

反之觀當初的賢妃,費勁吧啦地給廢太子趙叡討了一門極好的親事,與內閣次輔結了親,好大一座靠山,不成想,沒多久山就倒了。

皇後想了半天,忽覺不對:“那這麽說來,晉王竟比你更有成算了,他的晉王妃,可是他親自向皇上求來的。”

她說到這裏,便有些緊張道:“瑢兒,這可如何是好?不若母後這就去讓人尋覓尋覓,看看有沒有什麽身份不甚高的賢淑女子。”

趙瑢看她那著急的神色,心裏嘆了一口氣,安慰道:“兒臣心裏有數,母後不必憂心了。”

皇後還欲勸他,趙瑢道:“兒臣在工部那邊還有急事,先去處理了。”

皇後聽了,道:“不用晚膳了麽?”

趙瑢起身道:“等兒臣散了值再來。”

皇後只得放他走了,趙瑢走後,她仍舊有些憂心忡忡,將那畫像慢慢卷起來,眉頭輕皺,貼身宮婢見她這般,便道:“殿下向來是個有主意的,娘娘勿要如此擔憂。”

皇後無奈道:“可成婚乃是頭等大事,本宮如何能不插手?”

宮婢恭敬地接過卷軸,勸解道:“娘娘可以想想,晉王殿下當初無人插手,自己便將親事料理妥當了,說不定殿下心裏也是有打算的,您著急也是無用。”

說到這裏,皇後忽然想起什麽,道:“你這樣一說,本宮才想起來,那個治好瑢兒雙腿的神醫,她是不是與晉王妃從同一個地方來的?”

宮婢遲疑道:“似乎傳言是的,說她們二位都是從那個什麽大秦山來的,還說二人是姐妹,也不知是從哪裏傳來的,兩個雖然是同姓,奴婢看著長得不太像啊。”

皇後卻想得有些入神,喃喃自語道:“姐姐可以嫁,那妹妹自然也可以啊……”

宮婢聽了,試探道:“娘娘這話的意思是……”

皇後站起來,看表情像是下了什麽決定,道:“你立即派人去,請這位眉姑娘入宮來。”

宮婢啊了一聲,皇後頓了頓,又道:“別的暫且一個字都不許說,就說本宮想找她說說話。”

宮婢立即應聲去了,派了宮人,直奔壽王府去請那位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