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2頁)

一旁的劉春滿連忙過去,將奏折轉呈給靖光帝,他打開看了起來,面沉如水,直到最後,竟然冷笑了一聲,將那奏折朝聞人岐遞了遞,道:“聞人閣老,你要不要也看看?你舉薦的這位學生,大理寺卿與太子的關系可算得上是極好了。”

“穆玉海!”

大理寺卿立即出列,靖光帝將那折子擲到他腳下,道:“你可有話說?”

奏折攤開,穆玉海卻連看都不敢看一眼,額上冷汗涔涔滑落,啞口莫辯,伏地跪下,聲音發著顫,請罪道:“臣罪該萬死!”

靖光帝冷聲道:“朕還沒死呢,你們就敢結成朋黨了,朕若死了,這大齊的朝廷豈不是要翻過來了?!”

他倏然站起,聲音冷厲,滿面怒意,靖光帝最厭惡的,一是坐大的外戚,二是朝堂上的朋黨,所謂屍位素餐,官官相護,將己身的利益與國事攪和在一起,公私不分,太子此舉算是真正觸了他的逆鱗。

靖光帝震怒不已,太子還沒審,大理寺卿穆玉海便先被收押待審了,聞人岐的話非但沒能保住太子,反而還把自己的得力學生給折了進去,之後則是半個字都不敢多說了,生怕觸了靖光帝的黴頭。

大理寺卿才被革職,也沒法主審太子一案,最後事情還是落到了趙羨身上,靖光帝下了聖旨,又有穆玉海殺雞儆猴在前,其他大臣自然不敢說什麽,至於什麽審案回避,當然比不過天子一言,總之皇上說什麽就是什麽,不對也對。

刑部會同大理寺、都察院一同審理太子的案子,刑部是主審,至於審案的地方,當然不能是天牢,因為太子如今只是疑犯罷了。

三堂會審,刑部、大理寺與都察院的官員都來了,趙羨坐在主位,太子趙叡被請過來的時候,一眼便看見了他,兩人四目相對,幾日不見,他的臉色有些蒼白,好歹還算鎮靜,沒失了應有的風範,趙叡冷冷一笑,道:“晉王,如今可算是威風八面了。”

趙羨溫和笑笑,謙恭道:“奉旨辦案罷了,若有失禮之處,還請殿下勿要怪罪。”

他說完,便吩咐道:“來人,給太子殿下看座。”

立即有差役搬了圈椅來,還附送了一盞清茶,趙叡一撣下袍,在椅子上坐下來了,昂首淡淡道:“有什麽話便問吧,孤沒有空與你磨蹭。”

他此時倒是拿出幾分東宮太子的架勢來了,趙羨笑了笑,對一旁的刑部書辦使了一個眼色,那書辦立即拿起筆來,預備記錄,趙羨問趙叡道:“殿下見過這個瓶子嗎?”

他說著,拿出一個白色的小瓷瓶來,素凈普通,連花紋都沒有的,趙叡只是掃了一眼,便答道:“沒有。”

語氣輕蔑,竟是多一個字都不肯說,趙羨也不動氣,又問:“靖光一十九年春,殿下受封的賢王,對嗎?”

趙叡這回想了一下,才道:“是,不過這與案子有何關系?”

趙羨:“那時殿下與前太子殿下如何相處?”

趙叡挑了一下眉,道:“他是儲君,孤自當畢恭畢敬,不敢稍有怠慢。”

他說完,嗤笑一聲:“晉王,你是沒有別的話問了麽?若只是這些,就趁早歇了心思,孤沒有做過的事情,無論如何都是不會認的。”

趙羨不理他,仿佛沒聽到似的,淡淡一笑,繼續問道:“殿下認識當年死去的東宮九牧監馬牧使王程嗎?”

趙叡平靜道:“不認識,孤如何會認得東宮的人?”

趙羨直視他,微微前傾身子,沉著聲音問道:“那麽,賢妃娘娘一直與皇後娘娘不和,此事殿下知道嗎?”

趙叡的表情微微一變,很快便收斂道:“孤不知道。”

趙羨站起身來,踱了兩步,道:“殿下覺得賢妃娘娘與壽王被害一事,有沒有關系?”

趙叡立即否認道:“絕不可能!孤的母妃生性善良柔弱,怎麽可能謀害壽王?”

趙羨轉頭盯著他,聲調微揚:“果真沒有?”

趙叡正欲回答,忽覺兩耳嗡的一下,他什麽都聽不見了,就仿佛有什麽東西將他的腦袋罩住了一般,外界的聲音是模糊的,眼前的景象也是模糊的,他猛地甩了甩頭,那種感覺又消失了,他聽見趙羨又問了一遍:“殿下是認為賢妃娘娘與壽王被害的事情沒有關系?”

趙叡皺著眉,慢慢答道:“沒、沒有。”

他說完,便覺得頭沉重無比,忍不住以手扶額,眨了眨眼,聽見趙羨的聲音從很遙遠的地方傳來,問道:“那殿下自己,與壽王當年被害一事,可有關系?”

趙叡下意識就想反駁,他張了張口,在心裏說了一聲沒有,然而嘴裏卻吐出一個字來:“有。”

一時間,滿堂俱是靜寂,眾官員的目光都齊刷刷地集中在了趙叡的身上,震驚萬分。

竟然……承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