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3頁)

趙羨微微眯起眼,凝視著他面上的神情,忽然問道:“這個案子後來沒結?”

祝元乃聽了,便道:“結了。”

趙羨眼裏泛起疑惑:“結了?”

祝元乃拿起一枝筷子,在桌上點了點,低聲道:“也是流寇作案,地方官已派了官兵去剿匪了,自此之後,那一帶地方,再無匪徒。”

他說著,又神秘道:“不過在我看來,此案也仍還是一個懸案,就如這次的案子一般,知道兇手是誰,卻抓不住。”

趙羨來了些興致:“怎麽說?”

祝元乃賣了這麽久的關子,這才終於抖摟出來:“王爺知道,在民間有一個專門收錢殺人的組織麽?”

聞言,趙羨眉頭微動,眼裏泛起疑色:“從未聽說過,還有這種事情?”

他頓了頓,又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些被滅門的案子,都是那個殺人組織做下的?”

“一半一半,”祝元乃含糊了一句,又端著酒杯道:“這事情其實在刑部,知道的人也不多,下官算一個,尚書大人算一個,如今,王爺也算一個了。”

他道:“這個組織有個名字,叫碧水江汀閣,犯案之人,也都是他們派出來的,據說是給錢就做事,給的錢越多,做的事也就越難。”

聽到這裏,趙羨眼神微微一沉,閃過幾分深思之色,祝元乃卻沒有發現,他又喝了幾杯酒,說起話來也愈發不忌諱了,道:“只要有錢,想殺誰,就殺誰。”

趙羨心思電轉,問他道:“既然知道是他們做下的,為何不緝拿歸案?”

“嘿,”祝元乃擺了擺手,道:“王爺當我們沒有抓過麽?查了三四年了,連他們的老巢在哪裏都沒有找到,這一幫子人狡猾得很,似乎居無定所,極其善於偽裝,常常裝成普通的老百姓,毫不起眼,咱們大齊朝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總不能挨家挨戶地搜查吧?這不是得查到猴年馬月去了?”

趙羨聲音平平道:“所以,就任由他們這樣肆無忌憚地犯案了?”

祝元乃那被酒喝暈了的腦瓜子不知怎麽,登時靈光了一下,打了個磕絆道:“怎、怎麽會?刑部如今還在暗中調查,只是沒敢鬧大了而已,怕引起亂子,大、大理寺也還在查,想是用不了多久,就會將這些兇手,繩之以法了。”

趙羨:“大理寺也知道這事?”

祝元乃一懵,面上頓時閃過懊惱,顯然是覺得自己多嘴了,含糊道:“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的。”

趙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忽而問道:“你們怎麽知道,這些滅門案件全都是那個碧水江汀閣做下的?若是死者與人結仇,才招來殺身之禍呢?”

祝元乃答道:“這個卻是很好區分,被滅門的人家門頭上,會被刻下一條魚的模樣,當初能查到這碧水江汀閣頭上,也還是因為這一條魚的印記。”

趙羨的瞳仁猛然一縮,他頓了片刻,才若無其事地道:“一條魚?什麽魚?”

“嗯,”祝元乃伸手蘸了蘸杯中的酒,在桌上隨手劃拉幾下,道:“就是這樣的魚。”

趙羨看了看,心中一動,他道:“看來這就是那個殺人組織的信物了。”

祝元乃抹去酒水的痕跡,嘿嘿笑道:“下官也是這樣想的。”

他說著,砸吧了一下,道:“從前的案子只是幾個商賈鄉紳,這回還是頭一次死了朝廷命官。”

趙羨望了他一眼,祝元乃又嘆了一口氣,道:“幸好此案已經結了,否則只怕整個刑部都要為之牽連,受皇上責難了。”

趙羨道:“為何不將事情原委如實上奏?”

祝元乃連連擺手,直言不可,他雖然醉了,但是說話條理還算清晰,道:“這種事情若要上奏,只宜早,不宜遲,若在三四年前,剛剛查出來的時候,立即上奏給皇上,什麽事情都沒有,可當年的刑部無一人敢說,如今數年時間過去了,把這些事情捂了這麽久,捂得都發臭了,這時候再提,無異於自討苦吃,皇上恐怕要大發雷霆,到時候整個刑部都要承受天子之怒啊。”

想來當初的刑部官員也只是想拖些日子,沒想到事到如今,騎虎難下,造成了現在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了,又或者說,他們只是想表面過得去,粉飾粉飾太平,能升官發財就行,其他的,倒不是那麽重要了。

趙羨不動聲色地端詳著對面的祝元乃,心道,刑部大概是怕自己頂不住,不知怎麽做的,又把大理寺拖下了水,兩頭一起瞞,事情就一直未傳出去。

但是這次不同,他們萬萬沒想到,年初一道聖旨下來,晉王趙羨被安排進了刑部,出任左侍郎,這樣一來,再想悄無聲息地結案,就沒有往年那般順利了。

對面的祝元乃還在一杯接著一杯喝,顯然是醉得厲害,嘴裏絮絮叨叨地道:“這些事情壓在下官心裏許久了,整日裏誠惶誠恐,生怕哪日事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