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4頁)

她知道真兇是禹王,可那會兒,裴慎可不是調查的人,樊大人如何調查的,她也不清楚,可她倒是記得,記得此案被找出來的關鍵……好像是一個下人。

禹王把賬冊放到其他王爺府中,事情自然是偷偷摸摸的來,可再隱蔽的事情,也有敗露的時候,他在府中與心腹商量此事的時候,竟然被府中一個下人聽到了,只是還不等他把此事告訴別人,就先被禹王發覺,命人殺了他。

那個下人逃出來的時候,運氣好,碰巧被人救了,才有機會到了樊大人的面前,把真相告訴了樊大人。然後,樊大人再靠著先前調查出來的證據,以及這個人證,才終於將禹王這個兇手捉拿歸案。

可這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在那個下人發現之前,樊大人就已經找到了不少證據。可現在,他與裴慎的調查進度,還卡在賬冊這兒。

算上上輩子,甄好心裏頭也不甘心。哪怕上輩子禹王被捉拿,有了應有的報應,可重來了一回,她一想起上輩子膽戰心驚的那段日子,一時也不禁咬牙切齒。

甄好沒有辦法明說,只能旁側敲擊地提醒:“既然可以肯定事情是某位王爺做的,或許在他們王府邊上觀察,能找到什麽線索呢?”

“觀察?”

甄好含糊道:“既然想要做點什麽,肯定還會有些動作,或許那幕後之人的計劃,還被誰聽了去……”

甄好的聲音越說越低。

要不是她有前世經歷,如今這番話,她自己聽起來都像是異想天開。

辦案有多辛苦,她只看裴慎就知道了,就算是運氣好,又哪能好到這種程度,這會兒要不是有前世經驗,甄好自己說起來都有些不好意思。

她訕訕道:“我也是隨口一說……若是能幫到你就好了。”

裴慎:“夫人的提議,我記下了,若是當真找到,我定要好好感謝夫人。”

甄好這才放下了心。

等再去了大理寺,裴與樊大人依舊琢磨著賬冊的事情。

那賬冊上的內容真真假假,要一條一條分辨清楚,與現實的狀況對上,就要費上不少工夫,光折騰這幾本賬冊,就要花了兩人大力氣,更別說這賬冊還不知道真假,或許忙活到最後,還是一場空。賬冊之外,他們也四處去查詢其他的證據,可那幕後之人藏得深,查來查去,與每一位皇子都有關系,連靖王都又被查了好幾回。

眼看著年關將近,非但甄好著急,連皇上也催促起來。

那幾位王爺平日裏也身居要職,這會兒因著這件事情被停了職,又在年關清查時,可要耽誤不少事情。皇帝也不想把此事拖到第二年,便催促著兩人,快點把此事給調查清楚。

裴慎與樊大人的壓力也大得很。

眼看著裴慎一日比一日回來的晚,甄好看著都不禁著急。

裴慎發愁時,也會過來與她說話:“照夫人看,究竟是哪一個人最有嫌疑?”

“當然是禹王了。”甄好脫口而出。

裴慎不解:“上回夫人就提了禹王,這回也說是禹王,我記得夫人與禹王可不曾有過什麽恩怨,怎麽這回卻只覺得禹王就是犯人?”

甄好眨了眨眼,滿臉無辜地道:“是你問我覺得誰像,我自然也是告訴了你我覺得最不無辜的人。別說我,就連你心裏頭,都還覺得靖王是此案的真兇呢。”

“……”

裴慎摸了摸鼻子,為自己辯解:“我也不是這樣小心眼的人。”

“前兩日,靖王再上大理寺,碰巧遇見了你,你們兩人就在大理寺門口吵了一架,這事可是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原先還有些人覺得你是偏袒靖王,可如今卻是沒有人敢這麽覺得了。”

裴慎一噎,無話可說。

裴慎與謝瑯吵架時,可不會對對方留情,幾乎要將對方的臉面往腳底下踩,那日兩人是不歡而散。靖王那麽要面子的人,又被路上來往所有人看了閑話,他哪裏能忍得了,這會兒還都有人擔心,裴慎會公報私仇了。

“是靖王有錯在先。”他小聲說:“此案這般棘手,他又嘲諷我與樊大人,就算遇見靖王都不是我,是樊大人,樊大人也不會忍得了。”

所以他當時便反唇相譏,說靖王往大理寺跑的這麽勤快,說不準就是因為心虛。

兩人有舊怨在先,一同去了懷州之後,反而有人開始懷疑他是靖王的人,經此一回,倒是再也沒有人會懷疑了。若真是靖王的人,哪裏會一副巴不得把靖王送到大牢裏去的樣子。

甄好反問:“那你說,除了靖王之外,你覺得誰最有嫌疑?”

“夫人怎麽不懷疑靖王呢?”裴慎有些不服氣:“說不準還當真是他做的。”

“你我與靖王在懷州一同相處這麽久,靖王是什麽性子,我們還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