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4頁)

如今才好,兩人再一次大婚,他也終於不用擔心自己會被休掉了。

想當初甄老爺被人陷害,夫人再接手鋪子裏的生意,都過去了這麽久,他可總算是等到了夫人再依賴他這一回。

裴慎兀自高興著,甄好卻是擡起頭來,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我與你是夫妻,大過年的,又沒有出什麽事情,哪裏能有分開的道理?”

裴慎:“……”

“不說是你,就連我爹,等到年節時,都會特地從江南趕到京城裏來。”

就像是甄父會讓所有人在春節這日穿上新衣裳一樣,在甄好眼裏,過年便更當是個闔家團圓的日子。

兩輩子,她的年節,從未與任何家人分開過,裴慎從未缺席過,哪怕是再忙碌,都會特地趕回來,還不知道拒絕了多少次皇帝的挽留,等她到了老太太之後,每到過年時,家中所有的小輩都會過來。

丟下裴慎一個人回京城什麽的,既然已經打從心底把裴慎當做是共度一生的人,這種事情,甄好也是萬萬不可能做出來的。

連上輩子的裴慎都能做到的,總不至於,這輩子的裴慎還會做不到吧?

想到這兒,甄好也不禁嚴肅了起來,對著裴慎一本正經地道:“你若是敢在這種日子裏把我丟下,我可是會記恨你的。”

落在裴慎眼中,她這幅兇巴巴的模樣,倒像是撒嬌一般。

想他前半生,這種日子裏都沒有什麽特殊的意義,在從前,祖母買一塊豬肉回家,用濃油赤醬滾過,便是最好的事情,後來到他自己能夠買豬肉了,反倒是沒那麽稀奇,更多反而是為下一年如何養活一家三口而發愁。甚至唯一給他留下來的好印象,也是等到了甄家之後,甄家眾人給他的。

這日子對裴慎的意義並不重要 ,可要是夫人願意的話,他也願意把這日子變得重要起來。

裴慎點頭應了下來,在甄好的注視之下,連番說了許多保證的話,甄好這才放過了他。

“只是福余一個人在京城,一定也是想我們想的緊。”甄好也嘆了一口氣:“懷州這兒的戰事說是快,可真要結束,也不是很快就能結束的,若是等個幾年再回去,福余也已經長高了。”

福余是自己收養的孩子,她是真心把福余當做是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可他們的母子緣分卻不夠深,到了京城之後,福余就被皇上認了回去,以後也沒法再喊她娘了。

母子緣分雖然是斷了,可甄好心裏頭卻還是記掛著他的。

那孩子一個人待在宮中時,都記得要把好東西留下來給她,平日裏就黏她黏的緊,一段日子不見,都能有說不完的話,這會兒卻是隔了那麽久,那麽長時間,也不知道福余心裏頭會不會怨恨她不告而別。

更別說皇上,福余若是鬧騰起來,受難也就只有皇上了。

……

甄好還真不知道自己猜對了。

自從她離開京城之後,得知他們是去懷州打仗,福余就一直吵著要出宮去,也要到懷州去。可懷州那麽危險的地方,皇上哪裏舍得讓他過去,只能又哄又罵,為了把他留在宮中,想盡了辦法。

甄好離開第一個月的時候,福余鬧得最歡騰,她離開第二個月的時候,福余便開始茶不思飯不想,等到第三個月的時候,他也就不鬧騰了,但是每日爬到宮中最高處,一坐就是一整天,看著宮門的方向,等著甄好回來。

皇帝為此心酸不已,心裏頭都說不出妒忌的話了,只剩下了濃濃的無力。

只怪他把弟弟認回來的太晚,弟弟被裴夫人收養之後,就滿心滿眼都只有裴夫人這個養母,哪怕是現在不能叫了,可心裏頭還惦記著。

為了讓福余高興起來,懷州那邊一有什麽消息,他就會告訴福余,裴慎與裴夫人的消息說了不少,可福余卻一直沒打消過去懷州的念頭。

好在他人小,手中也沒有什麽勢力,皇帝多派了一些人手看住他,底下人也沒有人敢幫福余,就連他偶爾出宮時,身邊都跟了人,皇帝也不怕他偷偷跑到懷州去。

可也因著這個緣故,原本好不容易對他親近起來的福余,又對他沒了好臉色。

一面是不省心的弟弟,一面又是懷州那邊出了事的兒子,皇帝不可謂不頭疼。

靖王出事的消息,他沒有告訴皇後,皇後只以為他是為福余發愁,也連忙安慰他:“福余也只是年紀小,他從小過的是什麽日子,陛下也清楚,是裴夫人讓他從乞丐到能吃飽穿暖,福余會記住裴夫人,那也是跟雛鳥一般,等他年紀再大一些,就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到那時候,肯定也知道孝順陛下了。”

“朕有那麽多兒子,要他孝順什麽?”皇帝沒好氣地說:“等他孝順朕,朕可是半截身子都要入土了。”

“陛下說的是哪裏的話,福余是陛下的弟弟,小孩子長得快,等再過幾個幾年,福余就能出宮建府,都是已經可以娶王妃的年紀了,陛下龍體強健,到那時,也與如今沒有多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