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4頁)

源州多湖多水,一到雨水多的季節時,河面水位上漲,若是一個不慎,就容易引發水患,因而每年源州都要修繕大壩,可今年底下有人拐著彎千方百計呈上密折,說是源州的河壩險些崩塌,若非是發現及時,差點就釀成了大禍。皇帝不敢輕怠,立刻派人過來查探此事的前因後果。

裴慎一行人前來,源州當地的官員也立刻前來迎接,不敢耽擱。

這回皇上派來主事的欽差是工部尚書周大人,周大人是個剛正不阿的人,為人有些古板,卻最是正直不過,眼底也容不下半點不好,到了源州那日,也不管源州當地的那些官員如何笑臉相逢,見著了面,就先問了一句:“鄭大人何在?”

源州知府面色一僵:“鄭大人他……”

周大人眉頭皺起:“鄭大人怎麽了?”

源州當地官員互相看了一眼,才遲疑又忐忑地說:“鄭大人已經亡故了。”

眾人俱是一驚。

“半月之前,鄭大人就被人發現死在了屋中,是上吊自盡。”源州知府說:“他還留了遺書,我們也派人調查過,才敢確定他當真是自縊而亡。這……此事,我們也是萬萬沒想到。”

鄭大人便是那個遞奏折的人。

源州距離京城還有不少距離,他想要瞞過人把折子送入京城,也費了不少力氣,輾轉了數人之手,才安然送到皇帝手中,皇帝一接到折子,便立刻派人過來調查,卻沒想到,鄭大人竟然已經去了。

算算日子,鄭大人自盡時的日子,就是那道折子剛送出去沒多久,就算是皇帝想派人保護他也來不及。

周大人眉頭皺得更深,跟在他身邊的眾人也紛紛臉色難看。

這樣關鍵的人物,在這種關鍵時候忽然去世,哪裏會只是自盡那麽簡單。定是他還知道著什麽事情,折子裏還沒有寫出來,而背後那人也怕他透露給別人,才搶先下了手。

源州河壩險些崩塌的事情,興許背後還藏著大事。

如今他們要調查的,也不只是河壩崩塌的事情,還有鄭大人真正的死因。

周大人重重冷哼了一聲,嚇得源州本地官員們瑟瑟發抖,勉力露出討好。裴慎的目光掃過眾人,也不知道其中多少人是在裝模作樣。

“裴慎。”周大人喊了他一聲,直到皇帝看中他,也交給了他一個重要任務:“你先去河壩那邊看看,我去查查鄭大人的事。”

他又對源州本地官員道:“把關於鄭大人自盡的卷宗拿出來,讓本官看看。”

裴慎應下,帶著幾人先去了河壩那邊。

源州的河壩險些崩塌,如今還有不少人在河壩邊忙活著,忙著修繕著河壩。裴慎帶人到來,惹來不少工人的目光。

他對此事了解也不深,只來時在路上匆忙看了幾本關於河壩的書,囫圇了解過,如今見著這些河壩,也不算什麽也不懂。

裴慎看過一圈,先去找了復雜修繕河壩的工人,向他們了解當日的事情。

“說起那日著河壩崩塌的事情,可有不少人都見著了。”工人說起來,還有些戚戚然:“那日可下了小的雨,水位瘋漲,這個河壩每年都要修繕,護了不少年了,從未塌過,那日是誰也沒想到,或許是水太大的緣故,就從那兒……”工人給他指了一處:“從那兒開始漏了水,幸好當時有不少人在,我們立刻去堵,上百個人一塊兒幹,也是那天老天爺心情好,那暴雨下了沒多久就停了,才沒讓壩被沖掉,可就算是這樣,也把我們嚇得夠嗆。”

“這河壩修繕一事,又是誰負責的?”

“是鮑老大。”

“鮑老大又是哪個人?”

工人在四處看了一圈,沒見著人,才道:“今日鮑老大還沒來呢。”

裴慎眉頭微蹙。

如今這會兒正是最忙碌的時候,這重要的管事的人還不在?

像是看出了他的想法,工人連忙道:“大人,您可千萬別誤會,鮑老大可是個好人。”

“好人?”

“鮑老大對我們是真的好。”工人感嘆道:“他從不克扣我們的工錢,每次做完了事,工錢都發的足足的,大家都喜歡給鮑老大做事。大人您要是不信,就去找其他人打聽打聽,大家肯定都說鮑老大是個好人。”

裴慎朝其他工人看去。

其他工人也紛紛點頭:“鮑老大心地好,往常要是有誰日子過不下去,想要與他提前支工錢,他也都會答應。”

“前幾年,我家中老娘出了事,看病要一大筆銀子,我哪裏拿的出來,也是鮑老大借了我銀子,讓我慢慢還,不著急,只收一點點利息銀子,要不是鮑老大,我老娘說不定就去了。”

“可不是嘛,鮑老大是我們這兒出了名的厚道人,大家都知道他心地善良,是個好人。”

“大人,我知道您是從京城來的,要調查這河壩的事情,要說河壩崩塌的事情,可和鮑老大一點關系也沒有。河壩出事那日,鮑老大也在這兒,他跑的比我們還積極,就是在那個時候摔斷了腿,這兒才沒來這兒,在家中休養呢。那天一個出事的人都沒有,就只有他傷得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