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新人

八月十二日一早,十二位新嬪妃挎著小包袱由順貞門偏門進入了這四四方方的紫禁城。沒有八擡大轎,沒有迎親儀仗,沒有鳳冠霞帔,甚至連嫁妝都十分減省,顯得很不起眼且寒酸。

可沒人真的不把她們當回事兒,就連辛虞也叫金鈴和小淩子提前去打聽了這些新入宮嬪妃的身份和位份。心裏有個數,以後出錯的幾率也小些。畢竟是在同一位領導手下討生活的同事,資源有限,人越多競爭壓力就越大,人際關系也越復雜。

咳,現在辛虞已經決定把長平帝當領導看了,得伺候好了才能升職加薪。當然也沒有下屬會愛上領導不是,她可真心沒法兒當對方是自己的丈夫,這樣上下級的定位剛剛好。

言歸正傳,這一次新進宮的十二人位份都不算高,從從五品至從七品不等。

位份最高的嚴小媛其母是當朝慶延大長公主,太*祖第三女,先帝同父異母的妹妹,她與長平帝是古代常說“姑表親親上親”的表兄妹關系。

然後是貴人一個,出身也不錯,河南布政使家的嫡幼女。

太後娘家英國公府旁支的女孩兒因為家中父親與弟弟皆非官身,只封了個從六品才人。

其余美人兩個,寶林三個,剩下的和辛虞一樣,都是最末等的選侍。

辛虞發現這些寶林選侍們家中父兄官位都不算高,但不知其中有幾人是憑借美貌才華入的選,哪些又是皇帝想用來籠絡即將重用之臣的。畢竟長平帝登基才三年,朝中還有部分先帝留下的老臣用著不怎麽順手,正是需要大力培植自己勢力的時候。

辛虞到底不是古人,也沒有天生敏銳的政治嗅覺,並未在這上面細究,只打聽了下那位嚴小媛和長平帝兄妹感情如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雖然現代有法律規定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不能通婚,但古代可沒這講究,親上加親是很多怕閨女受到婆婆苛待的人家最好的選擇。而萬一男方已有正妻,表妹反而做了妾,那正妻的日子八成要不好過了。

辛虞不是皇後,但若嚴小媛太過得寵,或是皇帝看在表兄妹關系上對她格外縱容,宮中沒一個人能不受影響,總要有點心裏準備。

金鈴還真不知道這些,倒是小淩子,有個從太*祖時就在宮中伺候的師傅,多少聽說過一些。

“慶延大長公主比先帝小兩歲,下嫁時陛下還沒出生。大長公主與駙馬共育有三子兩女。長女比陛下大四歲,幼時倒是經常被帶入宮來,在宮中留宿也不是稀罕事兒。這位嚴小媛六歲前偶爾也會進宮,不過有一次在宮中落了水,受了不小的驚嚇,據說回去還病了一場,之後一直有些體弱,加之長女年歲日長也需要避嫌,大長公主便不怎麽帶她們入宮了。”

那就是她和皇帝也不熟了。本來就沒進過幾次宮,長平帝又是個不得寵的,估計見過幾面都有限。

辛虞暫時把心放回肚子裏,又打聽起那位許家姑娘的事兒,“說是太後娘家侄女,太後她老人家怎麽一直沒有召見過?”說不定太後召見幾次或者在殿選時表現出對這位娘家侄女的喜愛和重視,許家姑娘就不只封個從六品的才人那麽簡單了。

金鈴沒直接回答,“聽說是快出五服的遠親。”言下之意和太後關系並不親近。

不論是否遠親,花了心思培養又送進宮中,說許家一點沒指望她出息誰信?

許家嫡支畢竟沒有女孩兒,且像這種家中不顯全靠著英國公府過活的十分好掌控,許家也不用怕她有異心。按理說太後應該和娘家宮裏宮外兩頭使勁才是,怎麽反而表現得漠不關心,是為了避嫌?還是和娘家就某些事有了分歧所以不想管?

辛虞以前所未有的認真態度用心思索了陣兒,卻仍搞不懂其中關竅,遂在腦中記下一筆,轉而問起此次入宮的十二人中誰姿容出眾,誰又才華過人。性格什麽的暫時看不出來,她便沒提。

金鈴剛掉了鏈子,忙抓住這個表現的機會,“聽說王寶林容貌艷麗體態婀娜,是個難得一見的美人兒,父親只任六品官職,卻得封寶林,至於才華……音美人不僅生得貌美,還彈得一手好琴,聽說幼時在老家,曾得過江南大家封娘子的指點。”

辛虞若有所思,“她父親官居何職?”

“其父秦毅,現任大理寺少卿。”

要相貌有相貌要才藝有才藝,家世也不算低,難怪不僅封了從六品,皇帝還賜了“音”字為封號。要知道有封號和沒封號地位可不同,本來論資歷,有孕的汪才人該是從六品裏第一人,因為這個封號,反倒要被這位還未侍寢的音美人壓一頭了。

辛虞默默把嚴小媛、田貴人、音美人、許才人和王寶林幾個需重點關注的記下,也不知道其余幾個中有沒有那深藏不漏的或是運氣特好的,覺得自己的進取之路注定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