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冊封皇後(第2/3頁)

令人意外的是,北帝表現的很淡定。

他似是早已知曉了此事,神色如常,眸中未見絲毫驚訝,連語氣都十分平靜,“眾卿多慮了,此事朕一早便知曉。”

“這……”

“世子早在他們來北周時便已向朕稟明,沒有眾卿想的那般嚴重。”

“可是陛下……”

見有人還欲再言,洛北憂便輕笑著揮了揮手,“眾卿不必多慮,豈不知鳳君薦來北周定居,並非壞事,反而於我北周大有益處。”

聽他如此說,眾人不禁面面相覷。

大有益處……

能有何益處?

恐眾人還揪著此事不放,洛北憂便耐心十足的解釋道,“鳳君薦身為皇子,為子為臣,可如今連他都棄了東夷而投北周,足以讓天下人知道景佑帝的荒淫和暴虐,他非明君,必失民心,假以時日,東夷便可不攻自破。”

“而且,鳳君薦投身北周一直行商,所得銀錢有半數充入國庫,以此表明他絕無異心。朕向來以寬宏仁義著稱,又豈能沒有這點容人之量!”

“那東夷太子……”還是有人不死心,想從鳳君墨身上做文章。

不想剛開了個頭兒,就被洛北憂駁回,“鳳君墨與鳳君薦雖為兄弟,但昔日兩人為了爭奪皇位積怨已深,斷沒有合作的可能。”

話已至此,眾人便心知陛下是打定了主意不理會此事。

擔心惹怒北帝,便無人再貿然開口。

蕭太後自然不甘心就這麽輕易的放過黎阡陌和楚千凝,但僅僅是“後宮不得幹政”這一頂大山壓下來,便足以封住她的嘴。

無奈之下,她便只能暫且忍住心裏這口惡氣,想著日後再徐圖良策。

左右已經知曉了那府上與黎家的關系,不怕牽制不住他們!

眼下更重要的,是得為自己尋個幫手。

思及此,蕭太後便忽然說道,“也罷,難得君臣一起宴飲,倒也不必一直談及國事,皇帝整日操勞國事,也該有這片刻清閑時候。”

“……母後說的極是。”

“哀家近來琢磨,也是時候找個人好生照顧你了。”這宮中雖有幾名從東宮跟過來的姬妾,但是中宮至今無主。

皇後人選,必須出自他們蕭家。

眸光微閃,蕭太後的眼神十分的堅定。

一聽她這話,洛北憂哪裏還有不明白的。

實際上,早在他登基之初便該立後的,只是那時蕭太後從不提及,原因無他,只礙於那時的蕭毓嫣尚未及笄。

顧沉淵雖私下裏向洛北憂提起過兩次,但都被他以國事為重給推脫了。

久而久之,他便也不再說起。

他在朝中大權在握,這本以令皇帝感到忌憚,若憐對方封後一事他也緊趕慢趕,恐會令其心下生厭。

屆時君臣離心,那就不好了。

時至今日,蕭太後舊事重提,無非就是想讓北帝封她的侄女蕭毓嫣為後,滿朝文武誰人不知,不過沒有點明而已。

有些時候,裝傻是一個很聰明的行為。

這一點,黎阡陌再是清楚不過。

幾乎是在蕭太後話音落下的同一時刻,黎阡陌便難得含笑附和道,“啟稟陛下,臣覺得太後所言有理,還請您早日進行封後大典。”

“黎卿……”似是沒想到黎阡陌會向著蕭太後說話,洛北憂微愣,目露焦急。

雖不知黎阡陌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但蕭太後還是繼續道,“皇帝已過了弱冠之年,子嗣的問題也該考慮考慮了。”

“……是。”

“你心中可有心儀的女子不成?”問出這句話的時候,蕭太後不禁目露期待。

依照她對北帝的了解,他定會毫無主意的回一句“但憑母後做主”。

屆時,她便可以名正言順的讓他封毓嫣為後。

只要中宮之主是她蕭家的女子,那任憑前朝他們如何鬥爭,一時半會都難以撼動他們分毫。

就在蕭太後為自己所想沾沾自喜之時,卻意外聽到洛北憂猶豫的說道,“朕覺得……覺得……”

一見他沒如自己所想那般開口,蕭太後的目光頓時便暗了下來。

他要說什麽?!

“啟稟陛下,丞相前兩日曾與臣提及此事,他曾說季府之女乃真正的名門閨秀,又得季太傅親自教導,乃是皇後的不二人選。”

“季”姓一出,殿中之人神色各異。

隨著黎阡陌的話音落下,蕭太後的臉色簡直難看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他說什麽?

讓皇帝封季沉魚那個臭丫頭為皇後,這怎麽可能!

相比起蕭太後的震驚和不悅,洛北憂的神色簡直可以用狂喜來形容。

那雙素日含笑的眼眸此刻盈滿了喜色,任誰都看得出,廣陵王世子的這番話當真是說到了陛下的心坎兒裏去。

從今往後,他們便要多一個季家要巴結了。

“相父所言甚合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