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少年皇帝愛上我(14)(第2/3頁)

“貴妃你……”皇後面上血色褪去,眼中徹夜未眠的紅血絲卻還在,看起來兇神惡煞。

“夠了。”霍淩冷冷地看著她,問旁邊的宦官,“鳳儀宮搜完沒有?”

大宦官躬身:“已連夜搜完了。”

霍淩點點頭:“押皇後回去,好生照看著。召兵部尚書入宮問話。”

“不關我父親的事!”皇後的聲音突然尖銳,失控和崩潰盡在其中,“皇上,不關我父親的事!”

“朕自會問清楚。”霍淩不再多理會她,擺一擺手,宮人便捂了她的嘴,將她押了出去。

相較於問皇後話而言,傳兵部尚書的過程更讓虞謠忐忑。

因為她實在很擔心兵部尚書牽連其中。

幸好,並沒有。

兵部尚書聽聞事情後,先是怒斥貴妃陷害皇後,狐媚惑主,而後證據擺到面前,這位年近半百的武官一下子愣住。

他顫抖地看完宦官的供詞、又聽大宦官敘述了皇後方才的失言,滿目的不可置信:“這不可能……”

霍淩問他:“尚書一點都不知情?”

“臣不知……”兵部尚書怔怔地搖頭,“若是知道,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她進宮。”

皇後會被選上的原因很簡單。本朝天子選後,從來都是選官宦人家的適齡女子,範圍本身就不大。虞謠這個丞相之女當時不幹,底下緊跟著就是六部尚書。

尚書們也不是人人都有適齡的女兒,皇後在這樣的小範圍遴選內被挑中,很是正常。

至於宮中一環環地查驗,主要查的的祖輩父輩和旁支親屬有沒有不妥當的政治往來,至於皇後本人——一個閨閣中的姑娘,在這個時代的社交圈通常都是極其簡單的,誰也不會輕易去想她竟然與親王有這種勾結。

況且,兵部尚書身為她的親生父親,都不知她與霍沂交往密切,可見他們的來往多麽隱蔽。

事情大致搞清楚,虞謠心裏直搖頭:瞧瞧,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害人害己吧!要是大家不主觀認定女孩子不會沾染政事,這堆隱患可能早就避免了!

但這吐槽還沒想完,幾步開外的兵部尚書倏爾轉身,直朝墻壁撞去。

“尚書大人!”虞謠嘶聲尖叫,兩側的宮人急忙去拽。雖然拽住了,但尚書也仍撞到了柱子,雖然被拽著緩掉了大部分力度,也還是頓時頭破血流。

“快傳太醫。”霍淩道,又忙連聲寬慰撞得頭暈目眩的尚書。

在乾德殿險些鬧出高官命案的同時,宮人們也整理好了鳳儀宮搜出來的東西。其中倒不見什麽直接涉及謀逆的書信往來,盛得上“微妙”的東西,卻很有些。

譬如皇後最近在縫制一雙靴子,不是皇帝的尺寸。底下人到尚服局查過档後,發現跟三王的尺寸對得上。

當日晚上,霍淩以皇後與三王私|通為由,開始徹查霍沂。

“私|通”,這個理由當然不好聽,說出來叫醜聞。但這個理由,能有效避免旁人指責皇帝疑心重、也避免太後為了保護霍沂出來和稀泥。

“當前還債率,70%。”

霍沂入了被幽禁,禁軍圍了京中的三王府,另有二十萬大軍壓向三王封地,避免兵亂。

霍淩將這些旨意一道道布置下去的時候,虞謠托著下巴在旁邊看他,覺得他好帥哦!

半個月後,事情便已基本塵埃落定。

虞謠一度好奇皇後跟自己不過前後腳入宮,怎麽能在宮裏鋪開那麽大的人脈網,跟開了掛似的。

刑部稟上的結果解除了她的困惑。

——那些人,並非皇後所鋪,而是霍沂的人馬。

刑部說,霍沂“苦心孤詣多年”,步步為營。

但這回,霍淩困惑了。

“苦心孤詣多年。”他品著這六個字,滿目費解,“三弟今年才十八。”

“……”虞謠也啞了一下,邊磨指甲邊道,“宮裏容易出人精唄。”

霍淩未作置評,沉吟了一會兒,只說:“我一直以為我們的兄弟感情還不錯。”

這樣看來,至少在霍沂那邊,早已是面和心不和。

可能是從十四五歲開始的?也可能更早。

最終,從霍沂那裏搜出來的罪證堆成了小山。

涉及謀反的事情,皇帝查起來,證據總是會很多,因為底下人為了立功都會拼命地搜羅,其中不乏有一些子虛烏有的成分。

所以很多東西,霍淩也只是看看。但還是有一小部分讓他真正關注了一下,還拿去告訴了虞謠。

他跟虞謠說,霍沂曾經通過皇後結交過一些將領和兵部官員。皇後要瞞著父親,便把事情做得很巧妙,只從兵部尚書那裏打聽到了一些人的喜好和近來的差事告知霍沂,而後便由霍沂自己想法子結交。

“三弟還真有些本事,一環環結交下去,認識了鎮遠王。”

鎮遠王是大穆朝唯一的異姓藩王,戰功顯赫,現在還駐守在邊關,手裏握著三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