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頁)

淮河水患,北魏受災情況比南梁嚴重得多,而且南梁自從蕭衍奪位登基為皇帝後,幾次被北魏大軍戰敗,恨魏國切齒,這位整天誦讀佛經不離口的南朝天子,竟然聽從謀士的意見,準備借助南梁地勢比北魏高的便利,倒灌北魏的五百裏淮南之地。

早在宣武帝景明三年(公元502年)的夏天,梁帝蕭衍就曾堵塞東關,想令巢湖水倒灌淮南的幾個戍城,並乘機侵入北魏。

宣武帝元恪急發六州兵馬,加上壽陽城屯兵,五萬大軍,直攻入梁三百裏,兵臨淮陵、阜陵城下,這才解了危難。

三年前,延昌二年(公元513年),淮河發了罕見的大水,淹沒了離岸百裏的北魏壽陽城。

城裏的百姓紛紛逃難,壽陽鎮帥只能劃船視察災情,良田、民宅全被淹沒,秋來顆粒無收,鬧了很久的瘟疫。

這樣深重的災難,竟被梁帝蕭衍視為機遇。

他接受了一個北魏降將獻的計謀,大發淮、揚(按:北魏和南梁都有揚州、徐州、冀州等名稱相同的地方郡縣編制)二州兵民,沿著淮河南岸修了一道高高的堤壩。

這次築淮堰,動用了二十萬人工,太子親自監工,是南梁建國以來最大的水工。但究其目的,既不為了利民,也不為了攻地,只為了倒灌壽陽,將淮北變成一個汪洋大澤!

淮堰修了三年,只修南岸,不修北岸。

為了鞏固淮堰,梁帝竟命人冶煉了數千萬斤的鐵,沉於北岸。

這樣,淮堰便成為了淮水南流的屏障,一旦再泛洪水,淮水只會向壽陽泄注,而不會在南梁造成水災。

死了十幾萬軍民,成就了這樣一段淮堰——胡容箏不相信,能做出這種事情的皇帝,竟然會日日誦讀佛經、並曾四次舍身入寺為僧!

眼看就要到夏天了,水災泛濫的季節,胡容箏無法預料那混合著幾千萬斤冶鐵的淮河南堰,會給自己的治下造成多大的禍患。

眼望著黑沉沉的西海池水,她不由得站起身嘆道:“白花,我北朝多年國泰民安,百姓雖不富庶,卻比南朝多一份平安。只有壽陽地方,頻年水災,不得安寧。若能攻破南朝的淮堰,邊陲安靖,我才能好好治理國內……我多麽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見大魏出現‘文景之治’般的盛世!”

她語氣裏深重的憂慮,令楊白花陡然眼睛發亮,他霍地站了起來,問道:“太妃,要怎樣才能破了南朝的淮堰?”

胡容箏靜靜地看著他,道:“我已經準備起復你的父親楊大眼,讓他領兵攻破淮堰周圍的荊山、浮山等關,掘開淮堰,為此,我已經征了四路兵馬,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軍中的名將,大多垂垂老矣……”

“讓我去!”楊白花雀躍著,他年輕的臉上綻開了清淺而動人的笑容。

深深為之迷惑的胡容箏扭開了眼睛,點頭道:“好,我明日便特贈你為荊山太守,在你父親的帳下為將。”

“明天就走嗎?”楊白花吃驚了。

“明天下午我會去城外閱兵。”胡容箏的側臉在黯淡的夜色裏顯得很模糊,“白花,我會靜待你立功的消息。我希望,幾個月後,我可以在太極殿上親手為你加爵……”

內侍們站得離“魚戲亭”很遠,幾只墨黑的水鳥從亭外飛掠了過去,楊白花緩緩地在她面前跪了下來,很突然的,他將自己的臉埋在了她繡花提綾長裙的裙角。

四周是那樣闃靜、深沉而黑暗,楊白花沒有看見的是,兩行清淚沿著胡容箏的眼角緩緩流下,她的唇邊卻綻出了一絲既痛苦又溫柔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