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極品婆婆(第5/6頁)

李老爺子把三兄弟叫到房間問話,陸德文站在最前邊,陸建勛抓著陸明文手臂,顯得有點無措。

“坐下吧,你們的成績出來了,依你們估計,大概能考多少?”

陸德文搖頭,“不好說,有時候感覺好分數不高,有時候感覺不好分數反而高,答題的時候就想著把能做的都做了,不會做的就憑感覺做,正確與否,沒想過。”

陸明文的說法大抵差不多,李老爺子看向陸建勛,後者瞄了眼老爺子手裏的滿分試卷,聲音有點不穩,“真要說的話,這次的題目好像有點簡單,沒有之前的難。”不是他吹牛,考完後他的感覺就挺好的,要不是薛花花叫他謙虛點,他能把話說得更直白。

李老爺子挑了挑眉,把數學試卷遞給旁邊嘴角有痣的中年男人,“人家嫌棄你出的題簡單,劉書記啊劉書記,你遇到對手了哦。”

劉書記指著試卷,“簡單,哪兒簡單?張順幾個小子還沒交卷吧,真要簡單的話他們會不交卷?”他對自己出的題目有信心,不是簡單,而是三兄弟成績好,他問,“你們掃盲為什麽要學習初中和高中課本?”以他的了解,掃盲無非就是識字,哪兒有跟著課本學的啊……

他還是比較傾向於,羅家丫頭是不是透露了什麽。

陸建勛反問,“掃盲不學初中課本學什麽?”就是生產隊的人掃盲,不教拼音字母,教字也是從小學課本上選的,小學課本上的字學完再學初中課本,沒什麽奇怪的啊。

劉書記想了想,是啊,不學課本學什麽。

“聽說你媽也掃盲,她掃的怎麽樣了?”

說起薛花花,陸建勛的話就多了,“我媽當然是最厲害的了,哪怕她沒時間學習高中課程,也是咱家最牛的,她做題的分數可能沒有我們高,但腦子裏的智慧是我們比不上的。”見對方雲裏霧裏不太明白的樣子,他舉例說明,“就說家裏的蔬菜吧,夏天菜多,她全摘回家,曬幹留著,冬天的時候泡泡開水就軟了,再添油炒炒,味道不比新鮮的時候差。”薛花花曬了很多,周周他們家都有蔬菜吃。

陸建國說了,這種辦法,從沒人用過,也就他媽聰明才想得出來。

“還有這種吃法?不會發黴嗎?”

“當然不會,都曬幹了啊。”

張老爺子看劉書記沒見過世面的樣子,掩嘴咳嗽了兩聲,“這種吃法很奇怪嗎?沿海城市的海帶不就是曬幹囤積的?”張老爺子好奇的是他們掃盲的原因,以及為什麽能堅持。

這件事,陸明文回答比較有說服力,“我媳婦跟娘家生產隊的知青好上了,到處有人說我窩囊,我媽不想我整天無精打采才提出掃盲的。”薛花花掃盲的出發點是為了他,事實證明,掃盲開始人們對他的看法確實有所不同,喜歡他的人更多了。

優秀的人到哪兒都是受歡迎的,他媽是想增強他的信心,如果不掃盲,他可能永遠是人們心目中的慫貨。

“有這種事?”

陸明文點頭,“是啊,這件事鬧得挺大的,各個生產隊的人都在說,我媽為了我真的吃了很多苦。”有些話,他媽不會掛在嘴邊,都是用行動告訴他們,無論發生什麽事,她會永遠陪著他們度過難關,離婚是這樣,被梁蘭芬利用也是這樣。

“你媽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你們學完高中課程有什麽規劃沒?”

這個問題就有點難了,規劃,能有什麽規劃?

三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麽回答,劉書記皺眉,“你們不會沒想好將來要幹什麽吧,以你們的文化,去小學教書綽綽有余了,你們沒想過?”劉書記只是舉個例子,三兄弟聽了急忙搖頭,“沒有,教書的話勝任不了,還是種地吧,種地踏實些。”

能在公社小學教書的老師都是家裏有關系的人,他們不想和那種人打交道,聽陸建國說啊,公社小學的老師競爭可激烈了,好多人睜著眼逮老師們的錯處呢,他們可不想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種莊稼,還是種莊稼好。

“沒出息。”劉書記哼了哼,“既是種莊稼,掃盲幹什麽?”雖然他在農場,但城裏是有點關系的,想著三兄弟要是有野心的話,他收他們做徒弟,想辦法弄他們進城不是太大的問題,卻不想三兄弟胸無抱負,只愛一畝三分地的生活。

“掃盲和種莊稼不沖突啊,我媽說了,聰明人做什麽都能成功,別以為種莊稼是簡單的事情,裏邊門道多得很,就說糧食產量吧,人人都想有飯吃,糧食能增產,但人人都不想糧食怎麽增產,總把糧食的好壞歸結於天氣原因,我媽說了,天氣是影響產量,然而還有其他原因,領導不是說知青下鄉會在農村大有作為嗎,領導人的出發點就是希望知青們能憑借自己所學的知識找到增加糧食產量的辦法,和生產隊有經驗的莊稼漢子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為所有人都能吃飽飯想主意……”陸建勛對薛花花可不是盲目崇拜,薛花花的話有道理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