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極品婆婆(第5/6頁)

然而直到年前最後場考試,歷史都沒啥進步,答案是李雪梅講過的,始終歸結不到一起,就是李雪梅自己都說考題難了很多,明年高三課本恐怕會更不忍直視。

豬場的豬殺了,薛花花放了假,李雪梅和陸明照樣去農場陪老爺子過年,老爺子信裏說想見見陸德文他們,薛花花想著家裏沒什麽事,就讓陸德文三兄弟同李雪梅她們同去,住兩晚上回來,夏天的時候她曬了許多菜幹,每樣撿點裝進背簍,又去公社割了條肉給農場送去,沒有像去年煮好。

陸德文沒走過這種親戚,聽說那邊有幾個高學歷的人,心頭打退堂鼓,和薛花花商量,“媽,不然讓明文和建勛去吧,我不會說話,不小心得罪人怎麽辦?”李雪梅說過了,其中幾個以前是大學教授,他嘴巴笨,說不清楚話。

“叫你去你就去,三妹想去還去不了呢,到農場嘴巴乖點,手腳勤快點,別人問什麽你答什麽就是了,有陸明和他媳婦,你有什麽好怕的?”

陸德文還是怕,“我沒見過他們。”

“去了就見到了,態度謙遜些,別說話跟開火車似的,你是大哥,要看著明文和建勛。”老實說,陸德文身上有很多缺點,好在改得差不多了,在陸明文和陸建勛面前有當哥的架勢,就說農忙幹活,他收工早的話會去地裏幫陸明文和陸建勛的忙,有時候背簍裏的東西重了,陸明文吆喝句,他跑得比誰都快。

陸德文掀了掀嘴皮子,“媽,要是我得罪他們,回來你別怪我啊。”

“正常說話做事就不會有問題,你多大的人了,難道還比不上西西?”

陸德文沒話反駁了,他兩兒子像薛花花,機靈得很,他像他爸,比不上他們是正常的。

無論陸德文說什麽,翌日清晨,背著小背簍和陸明文他們出了門,陸明背著大背簍,李雪梅背著小明,陸明文主動要求背小明,讓李雪梅輕松點,李雪梅好笑,“是不是昨晚嬸子說什麽了?”

“能不說嗎,前幾天就說我們了,嫂子,小明我來背吧,不然傳到我媽耳朵裏以為我懶呢。”薛花花沒少說他們做人死板了,比不上陸明心思通透,說陸明以前來豬場,主動找活幹,眼力見好,給人的感覺很舒服,他們要跟陸明多學學,陸明文偷偷觀察過陸明,天殺的,那哪兒是眼力見好,分明是心機深好不好。

走哪兒都愛掙表現,他連表現的機會都沒有。

“做事情如果故意給人看那算掙表現,要是不動聲色就找事情做,不是掙表現,而是給人感覺修養好。”薛花花的原話,整個生產隊,能得他媽高度贊揚的就陸明了。

白雪皚皚,除了李雪梅,幾人都穿著草鞋,剛開始腳冰涼,走了會兒就感覺熱了起來,幾人隨意找話閑聊著,陸明文問陸明的眼力是從哪兒學的,做事咋如此機警圓滑,“我不是損你,是想和你學學,我媽說啊,你要是在城裏上班,肯定是受領導喜歡的類型。”

陸明文哭笑不得,“我哪兒圓滑了,家裏的事情都處理不好。”劉雲芳和李雪梅因為那件事彼此有隔閡,不對,是劉雲芳對李雪梅有隔閡,說話陰陽怪氣的,好多天沒搭理他了,他要圓滑,哪兒會把關系搞成這樣。

“你家能有啥事,嬸子恐怕不爽你們去農場過年而已,年後你們回來她自然就好了。”陸明文不清楚糖的事情,糖多糖少沒啥關系,都分到了不是嗎?

陸明嘆了口氣,幾人走的是公路,並排著前行,陸明把冬裙往上提了提,說起糖的事,非常不好意思,“嬸子不是斤斤計較的人,不會往心裏去,但我們不能當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似的……”

“咱們兩家哪兒用的著說那些,我媽說了,衣服東東明年就不能穿了,到時候給小明呢,你和嫂子別想多了。”陸明文安慰他。

他媽不是好吃護食的人,有什麽吃的都會讓西西和東東分給其他人吃,人多,吃東西才香,相反,如果自己吃獨食,味道就差了,他也有這種感覺,就說考試後吃雞蛋吃米飯的事情,不分給其他人他媽也不會說什麽,但嚼在嘴巴裏,總差了點什麽,一旦分給西西他們,雞蛋的味道就香多了。

李雪梅側目,“明文兄弟,嬸子大方是回事,我們不能因為嬸子大方就占便宜,這是品德問題。”長期占慣了便宜,有朝一日占不到便宜怎麽辦?心態要擺正,這才是最重要的,當了父母後,她更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陸德文想了想,“李知青,你說的對,但事情過去就算了,我啊,害怕的是去了農場表現不好,你爺爺是嚴肅的人嗎?不知為什麽,從每個月的考試題目中,我好像看到濃濃的殺氣,我們去不會遇到什麽麻煩吧。”

這個說法把李雪梅逗笑了,“德文兄弟,你哪兒感受到的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