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極品婆婆(第5/6頁)

“花花啊,你是沒看見,隔壁生產隊的人說起你無不豎大拇指啊,你咋這麽能耐呢,知道有小偷就不覺得害怕?”孫桂仙低著頭,邊穿針引線邊問薛花花夜裏感受,前幾年劉家也來過小偷,她向來都虛勢都發出怒吼,有次劉老頭給他親姐過生回來得晚,她和兩個孫女在家,天沒黑盡就把門從裏鎖著,聽到點動靜故意喊死鬼,裝作劉老頭在家的樣子,甚至示意孫女喊她爺爺。

小偷怕男人,她只能裝家裏有男人的樣子。

薛花花教李雪梅做鞋子,聽孫桂仙說起以前的糗事,她並沒流露出嘲笑的目光,“有啥好怕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何況我有三個兒子在呢,總不能若無其事的裝什麽事都沒有的樣子吧?你做得也對,家裏沒個人,你和他們硬碰硬只會吃虧,尤其還有孩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得到薛花花肯定,孫桂仙有點不好意思,和薛花花相處久了,發現她人沒那麽恐怖,是非黑白捋得清清楚楚,她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新學的古詩嗎?花花,你們長進挺大的,我聽會計說德文他們數學可厲害了。”

陸德文一只腳踏進院壩就聽到孫桂仙誇獎他,臉不自然的變紅,喊了聲媽,大步走向檐廊上坐著的薛花花,“媽,公社幹部誇獎我們做得好,為豐谷鄉公社做了表率,獎勵了我們搪瓷缸。”公社幹部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他結婚了,媳婦也該得搪瓷缸,陸明文和陸建勛沒有結婚,只得了一個。

輕輕展開手,把搪瓷缸遞給薛花花看,“媽,你收著。”

依他說,他媽才是抓小偷的英雄,公社幹部該獎勵的是薛花花,他們三兄弟純屬沾了薛花花的光而已。

嶄新搪瓷缸,缸口有圈深藍色的漆,白色的杯子,映著為人民服務等字樣,字下邊是幾個樸素的勞動人民,他一掏就是兩,看得在場的婦女尖叫出聲,“哇塞,兩個搪瓷缸,公社幹部獎勵了兩個搪瓷缸啊!”

剛說完,又看陸明文和陸建勛拿出懷裏新燦燦的搪瓷缸,更是艷羨了很多人,“四個啊,你們太厲害了,陸建國去縣城接受表彰才收到兩個呢,花花啊,德文他們出息了,你以後是不用操心了。”

這年代,能得公社幹部稱贊的少之又少,更別說捧回搪瓷缸了,整個生產隊,除了知青房,就陸建國和薛花花家裏有這玩意了,洋氣啊。

“什麽不操心喲,咱當父母的,也就動不了的那天才能不操心。”

這話說到很多人心坎裏,兒子大了得操心他的婚事,結了婚操心啥時候抱孫子,抱上孫子了得操心孫子,沒一刻是不操心的,就說劉雲芳吧,養的幾個兒子在生產隊算有出息的,分了家,劉雲芳兩口子單過不是照樣有操不完的心?

想要不操心,估計只有死後了。

薛花花讓他們把搪瓷缸拿回家,趕緊去地裏幹活,沒活了就抓緊時間撿柴,能忙就別閑著,閑著閑著就懶了,等三兄弟走了,她繼續和李雪梅說做鞋子的細節,分了家,大事小事都得自己動手,李雪梅把陸明穿爛的衣服剪成小片小片的,用漿糊一層一層的黏在一起,曬幹後依著陸明腳的尺寸剪,剪出來的就是鞋底,鞋面的話仿的形狀剪就成,要是有用不完的布,可以把鞋面增厚,秋冬穿著保暖些。

李雪梅記在心裏,這雙是沒多余的布料了,下雙可以試試。

薛花花煮好豬食就開始翻三年級的課本,李雪梅肚子大了,精氣神跟不上,薛花花不想太過麻煩她,準備自己學,學來教陸德文他們,遇著什麽問題再向李雪梅請教,索性三年級的課文有拼音注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她先學漢字,學了讀古詩,用不著理解古詩的意思,先把古詩讀通順,教陸德文他們不磕磕巴巴就夠了,至於意思,慢慢地來。

三年級的學習並沒遇著多大阻礙,全家保持學習氛圍,一天二十個漢字,兩天一篇古詩或者課文,遇著課文長點的就三天時間,至於數學,書上有例子,順著例題做課後題,多熟悉幾遍就好了,只是數學課本有個至關重要的階段就是打算盤,整個生產隊,除了會計有算盤其他就沒見過算盤的影兒,對打算盤,陸德文他們很憧憬,因為每天下工去保管室還工具都能看見會計坐在桌前,埋著頭,右手霹靂拉帕敲算盤的情形,有時候一遍就過了,有時候要兩遍三遍,算盤上的珠子被他敲得發亮,有幾顆甚至出現了裂痕,但會計很珍惜它,裂痕大的珠子外縫了層灰藍色布包裹著,防止珠子脫落。

他們如果學算盤,起碼得找個類似的算盤吧?

“明天我問會計到時候能不能教教你們,算盤咱家是買不起的,可以切紅薯串起來當算盤用。”薛花花指著書上的算盤,開始數上邊的珠子,讓陸德文問陸通找幾根磨光的竹篾,她在豬場沒事的時候做個算盤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