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極品婆婆(第6/7頁)

生產隊的人修房子幾乎花不了什麽錢,起土坯墻需要技術要給師傅工錢,自己生產隊的來幫忙不要錢,只管飯就成,陸德文和陸明文幹活踏實,劉雲芳覺得請他們劃算。

陸明文長這麽大除了給女同志幹活還沒幫過其他人的忙,忽然聽到劉雲芳邀請他,陸明文有點受寵若驚,建房子是大工程,他不會推墻,不會搭房頂,更不會上梁,什麽都不會幫不了什麽忙吧?

劉雲芳看他不回答,以為他不樂意,心情頓時低落不少,“明文?”

“劉三嬸,我啥都不會,恐怕會拖後腿。”陸明文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怕累,就怕幹不好。

劉雲芳以為多大不了的事兒,原來是這個,“沒關系,你來就有活兒給你幹,你回家問問你大哥,看他能不能也來。”

“好,回家我和他說說。”

養豬場裏,李雪梅和薛花花也在說這件事,薛花花想也不想的答應下來,陸德文和陸明文年紀小,建房子這種事多數都找有點年紀的,有經驗,做事細膩,李雪梅信得過陸德文是他們的榮幸。

“分家你婆婆沒鬧?”劉雲芳安安靜靜的,不吵不鬧,好像不太對勁啊,薛花花以為劉雲芳會天天坐院壩裏罵呢。

說起這個,李雪梅也納悶,“剛開始她不答應,我公公態度堅決,她就不怎麽說話了,只飯桌上常常念叨陸明幾兄弟小時候的事兒,哭訴自己多不容易,聽得陸明難受幾天了。”劉雲芳聲嘶力竭叫罵的時候氣得人跳腳,她哭哭啼啼的說話又讓人心生不忍,李雪梅都說不清心裏的感受了。

“她是怕陸明幾兄弟忘了她呢。”劉雲芳習慣大家子人聽她指揮,見不慣誰逮著誰就罵,痛痛快快的用不著看誰臉色,分家後情況就不同了,兒子們不在身邊,孤零零的沒人使喚不說,生活還得靠陸明幾兄弟,再像以前罵,陸明他們不管她怎麽辦?罵是不行了,只能采取懷柔政策,追憶往昔艱苦歲月讓大家記著她的好,將來對她好點。

姜還是老的辣,劉雲芳再蠻橫再潑辣,心裏門清著呢。

李雪梅點頭,想到劉雲芳心神恍惚,郁郁寡歡的模樣,簡直哭笑不得,“她生養了陸明,忘了誰都不能忘了她。”劉雲芳杞人憂天了,陸明他們幾兄弟不管家裏的事兒,但凡劉雲芳有事,幾兄弟隨叫隨到,孝順得沒話說。

她嫁給陸明這麽長時間了,從來是劉雲芳說什麽就是什麽,幾兄弟不反駁,不懷疑。

“你不懂,等你到你婆婆的年紀就懂了。”人上了年紀,就越看重子孫繞膝闔家團圓,年輕人沒法感同身受。

陸明三兄弟建新房,生產隊好多男同志主動幫忙,挖泥,和泥,壓成墻,忙得不亦說乎,陸德文和陸明文算是幫忙的人裏邊年紀最小的,兄弟兩話不多,吩咐幹什麽就幹什麽,兩人形影不離,以前陸明文和陸建勛互相考對方問題,換作他和陸德文竟有點不習慣,不是陸德文比他聰明,而是陸德文問的問題幾乎都是他問題衍生出去的,沒有點創意,很枯燥無聊,好比他問陸德文語文的語怎麽寫,陸德文數筆畫給他聽,反過來就問自己語文的文怎麽寫。

完全不會自己想問題。

關於這個,陸明文和陸德文討論過,接受建議的陸德文能好兩分鐘,兩分鐘過後又回去了,所以常常是一個詞語,兄弟兩一人寫一個。

而數學,答案相差絕對不會超過10。

陸明文快崩潰了,想說不學習吧,浪費時間什麽都不幹他過不去心裏那道坎,可和陸德文你問我答幾個來回他就火氣蹭蹭蹭往上冒,不敢朝陸德文發火,常常把自己氣得半死,硬是強著到陸明的土坯房修建完成,他才重重地松了口氣。

房子建完正好到挖紅薯的時候,好多人稱劉三叔時間掐得好,要耽誤上工,幫忙的人缺了幾天工分主人家都得補上,陸明三兄弟的房子同時開工,同時竣工,半點活都不耽誤,剛剛好。

紅薯是生產隊最後批糧食,陸建國盯得緊,天天在地裏轉悠,估摸著收得差不多了,叫上人就去了公社,地裏的紅薯慢慢挖,得先把公糧交了,無論如何要拿到先進生產隊的殊榮,交了公糧,陸建國整個人不見輕松,反而更緊張了,天天纏著薛花花要她教領導人語錄。

離去縣城接受表彰的日子越來越近,陸建國睡睡不好,吃吃不好,倒不是惦記搪瓷缸太興奮,而是太害怕了,活了幾十年,他見過最厲害的官就是今年縣城派來調查工農兵大學名額一事的,這次表彰大會不同,聽說市裏的領導也來了。

他怕啊。

“有什麽好怕的?公社幹部既然推薦你自然是你表現卓越,值得表彰……”薛花花在院壩翻曬紅薯藤,一本正經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