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赤子:謝蓬(第2/3頁)

——謝蓬,其實,我真的是皇子,來日我也是要繼承大統的。

——謝蓬,我一個人好辛苦,你來幫幫我吧?

……

那些年,那些話,像是刀劍刻在功夫石上的印記,又像是鑿刻出來的記載著兄弟情誼的銘文。

楊肅去東寧衛服役,他便去東寧衛所在的蜀中給他聯絡神醫梁家;

楊肅去通州救錢家,他就在暗中給他鋪路;

楊肅去湖州出任務,他把消息線索全都理好送到他手上;

楊肅抓住了程嘯,他就替他一路暗中押送著程嘯活著上斷頭台。

……

一直到楊肅預備進京,直面朝鬥,他也當仁不讓地跟隨。

最初確實是想追隨他做一番大事業,所以他骨子裏看不得他兒女情長。

但楊肅卻一意孤行,認準了沈長纓,為她做出許多在他看來不恰當的事情,自己好像也沒有過灰心的念頭。

多年來出生入死結下的情份,讓原本的夥伴關系不斷在增進。

以至於,最後知道真相的時候,他也沒有選擇把真相吐露出來。

他不需要天下人都知道他那個身份。

他不稀罕。也不希望拿一個皇子身份沖散那十余年的兄弟情份。

……

“南平侯?”

禦座下太子輕聲的呼喚打斷了謝蓬的遐思。

他轉回頭,有著跟皇後一樣的亮晶晶雙眼的太子正笑吟吟望著他:“皇上還等侯爺的回話呢。”

楊肅竟是個急性子,道:“你想要什麽,倒是快說!”

謝蓬略想,提袍起身:“皇上可曾記得當年臣請求過皇上,寬待朝中功臣?”

楊肅微頓。

長纓也是一頓。

“臣不為別事。只是想說如若皇上還記得,那麽臣便懇請皇上替廣淑王府正名。

“昔年傅容的罪過在於他自己,廣淑王未曾養育過他一日,甚至也以這個後人而蒙羞,是以當年才會著人將他提出府溺斃。

“何家不應該為出了個這樣的後人而蒙羞,臣以為,倘若廣淑王府還有人在,當初也定將此子逐出了家譜。

“如此說來,傅容便不算是廣淑王府的人,臣懇請皇上正視何家的功績。如若恩準,臣別無所求。”

在場眾人聞言,頗為意外。

已官任戶部右侍郎的霍泱沉思之後說道:“南平侯此言有理,不能讓一個傅容,抹煞廣淑王府的清譽。”

“我也贊同,”翰林院翰林宋鈞說道,“給廣淑王造的賢德祠已多年無香火,不如重修建造,以示皇上寬厚仁愛。”

“那臣也附議,支持霍叔還有宋哥哥!”

武寧侯世子淩宣跟著道。

淩淵冷睨瞪了他一眼。

淩宣縮縮脖子,挪到皇後寶座下去了。

太子毫不留情的丟過來一個取笑的眼神。

長纓微微笑看著他們,低頭啜茶。

楊肅扭頭:“梓童怎麽看?”

長纓望著座中這麽多熟悉的面孔,半日道:“沒有廣淑王與昔年英賢王的相助,這天下豈能那麽快安定?

“傅容所為雖然惡劣,但何家功不可沒,何況何家已然無後,我等的確應該感念先輩恩德,——今日皇上萬壽,臣妾附議南平侯。”

楊肅點點頭,下旨道:“三日內翰林院擬幾個謚號出來備選,朕要加賜廣淑王謚號。再傳旨,傅容叛亂之事與廣淑王府無關,傅容也並非何家後嗣。朕要重修擴建賢德祠,此事由南平侯負責督建。”

“謝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蓬伏地。

這大約,是他唯一能夠為母親所做的事情了。

“平身!”楊肅不知何時眼底也泛了紅,他挽了他起來,朗聲招呼道:“今日我君臣同慶,定要好生喝幾杯!”

大夥都站起來。

楊肅忽又停步,看著人群道:“大將軍如何還未來?”

霍泱笑道:“內子昨夜貪涼染了點風寒,嶽母早起先到了家中看望,著臣先進宮伴駕,嶽父想必是繞道接她去了。”

長纓笑道:“我說呢,放在平常,她們定然比你們還早。”說完她也看向門外:“瑾若今日也還未來給我問安。”

淩淵輕咳了下,道:“她今兒來不了,托臣跟娘娘告罪。”

“這又是為何?”長纓不解。

淩宣大嘴巴:“姑姑還不知呢,我母親又有喜了!”

長纓哈哈笑起來:“當真?”

“當真。”梁小卿扭頭轉向她,“早上臣從哥哥手上看到了給夫人安胎的方子。”

大夥都笑起來。

淩淵即刻怒瞪了那小子好幾眼。

宋寓道:“還是惜之厲害。”

徐瀾睃過去一眼:“悠著點吧。”

都多大年紀了還懷,臊不臊?他這當舅舅的滿月禮都送過四回了!

楊肅見狀也笑道:“傳旨,賞武寧侯夫人花膠燕窩各兩斤,錦緞四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