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有眼無珠(第2/2頁)

徐瀅心知肚明,遂端出京官的架子傲慢地拱了下手:“在下兵部會同館的大使徐鏞,也是奉命陪同劉大人南下。梁將軍別怪劉大人生氣,我們大人奉命辦差的日子多了,哪處不是前呼後擁的迎接?梁大人這裏卻倒好,看到咱們來了立刻鐵將軍把門!合著是把咱們當要飯的了。”

徐瀅若是全當沒這回事,梁冬林反而起疑,她這麽樣一擺架子興師問罪,梁冬林反倒是深信不疑了。

連忙道:“徐爺哪裏話?梁某臨時關閉衙署實在是為了演練,哪裏曾知道大人們趕巧前來?是梁某的不是!梁某這裏跟二位大人賠罪!”

徐瀅拉長音道:“賠罪就免了,我們也擔當不起。只請大人能讓咱們睡個舒服覺,明兒一早趕路辦差,我們也就心滿意足了。”說著眼角兒往梁冬林臉上一溜,揚眉又道:“如此我們記得了大人的恩,回去見了端親王,也好跟他提提大人的好處不是麽?”

梁冬林微頓,聽到端親王三字立刻笑得一雙金魚眼都快看不見了:“這有什麽問題?!二位大人能到我廊坊留宿,那可是我們衛所的榮幸!此處簡陋,無可招待之處,二位大人如不嫌棄,不如移步至寒舍下榻,正好也容梁某備些水酒給二位接風!”

徐瀅笑眯眯道:“大人這麽熱情,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梁冬林真正的宅邸在城內,衙署附近這座宅子不過是他方便值守時的臨時處所,地方上的衛所將軍隨便手下都有幾萬的兵馬,家裏軍權世襲傳承,世代下來已經家底豐厚,相較於強占土地虛報兵數來說,素日有些好安逸的小毛病其實已不算什麽。

出了衙署往左拐,步行裏余路,竹林掩映處,一座白墻黛瓦的徽式宅院便出現在眼前。

門前燈籠高掛,院墻砌成筆陡一條線,上覆著琉璃玉瓦,占地雖不大,但論其精致,足可媲美京師高官們的別院了。跟余家祖孫住的破垮茅房相比,更加讓人心生唏噓。

梁冬林在廳下設了茶點,便就讓人引他們往住處走去。

是個三進五間的宅子,一路上曲徑通幽,處處皆有亮點,哪裏像是什麽臨時當值歇息的去處,這分明就是貪逸享樂的安樂窩!

一進小偏院的門,天井裏一池錦鯉被驚得彈起了水花來。

宋澈等仆從出了院子,便走到東邊床榻上掀被檢查起來。一面與商虎他們道:“梁賊在此享樂,此地必然有他的罪證。回頭我們在前院絆住他,你們就去他各個房間看看,把所有記帳的帳本,以及來歷不明的文書都給我拿過來!”

徐瀅住的是東廂房。跟宋澈的正房正好夾成個直角。

略休息了片刻,便就有人請到了前院。

梁大將軍口裏的寒舍是這樣的精致,他所說的略備酒水當然也不會失色半分。

一大桌子菜,還有一壇香醇的女兒紅。

為了掩護商虎他們,酒桌上觥籌交錯氣氛甚好,宋澈雖然言語不多,但還是配合地嘮著京中要聞,徐瀅也是個話嘮,天文地理古史軼聞聊起來簡直兩天兩夜能不重樣,梁冬林見他們情緒高漲,猜測是侍侯妥貼了,也愈發地殷勤起來。

酒過三巡,商虎走過來稟道:“稟二位大人,明兒早上還要趕路,還是早些歇息吧。”

宋澈會意,與梁冬林拱手道:“多謝將軍款待,公務在身,不敢放肆,還請恕罪。”

梁冬林也不敢留,連忙派人送了熱水去他們各自房中。

這裏回到小偏院,六個侍衛一個自覺守住了院門,兩個躥上了墻頭,一個守住了後衛,商虎與何竟則將面前一大沓的帳本卷宗擺到了桌上。

宋澈隨手挑出兩本翻了翻,立刻甩在地下:“全都是迎來送往行賄受賄的帳目!一個小小的千戶長,每年經手的軍餉幾萬兩,而他中飽私囊的就有幾千兩之多!他寧願拿這些錢來修築私宅,款待上官,卻不容底下軍戶有個活路!歸德衛的指揮使瞎了眼嗎?這樣肆無忌憚都不管治!”

徐瀅也拿了幾頁紙看起來:“不只是克扣軍餉,這裏還有謊報軍戶的記錄,喲,這裏還有新近在東郊搶占了軍戶們的土地的輿圖,——東郊?搞不好於家那塊地也正好在這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