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疑團(第2/2頁)

但是眼下她也並沒有多余的精力關注他們,她和韓稷因著火鳳令的得來全不費功夫,而又經歷著從希望到失望,心裏的悵然也是一時之間難以消除的。

翌日韓稷拿著火鳳令去了趟沈家,又與沈宓同去了華家一轉,經過華鈞成仔細鑒別,確實就是火鳳令無疑。韓稷對此結果並不意外,從魏國公帶他們去到胡九那裏時他便已經沒有什麽好懷疑,他來無非是告訴大家他所看到的事實,同時再一起推斷火鳳令麾下那批甲胄兵器的可能性。

華鈞成自是不信的,他說道:“該不會是你養父把它挪走了吧?”他對魏國公一直抱有成見,即便是韓稷把事情都說開跟他聽了他也還是無法釋然。

沈宓聽後尷尬地咳嗽了一聲,說道:“他自是沒理由這麽做。”

韓稷知道華鈞成心間的小疙瘩,有了沈宓解圍,也就只笑了笑。

商議的結果與昨夜在胡九處說的差不多,先以火鳳令尋出那三千死士,再談找兵器甲胄的事。

順天府在第三日早飯後送來了徐東海,按照那日沈雁說的,兩個人被亂棍打死,做了同命鴛鴦。

府裏的事就此告一段落,雖然只是韓家內部的事情,但因為韓稷的身份特殊,有些人也還是有些影響。

這件事對許多人來講都受到了些影響,朝局在這股暗波裏不斷地變幻與前進。鄭王已經到了遼王府境內,遼王收留了他,而魯親王府也已經有了行動。柳亞澤與韓稷一樣緊密關注著那一方的情形。朝上明爭暗鬥從未停止,但離後宅已略顯遙遠。

街上近日又傳起了關於火鳳令的傳言,坊間巷口,傳的神乎其神。

沈雁知道這是韓稷在向那三千死士發出訊號,等他們出來相認,於是也命人時刻關注。

時間唆的一聲過去,院裏的銀杏抽芽又展了葉,墻角的迎春花綻了苞又開了花,鄂氏昏迷已經兩個月了。

兩個月裏她傷口倒是漸漸在愈合,就是人始終不醒,無論怎麽呼喊,無論怎麽從旁念叨,也無濟於事。

魏國公但凡無事的時候皆守在榻旁,說著這輩子從來沒有說過的話。

有時候沈雁前去奉藥的時候聽見,也禁不住動容,不知道鄂氏若能聽見,能不能感受到一絲絲溫暖。這個女人,成親二十年,最美好的回憶全都留在了生產之前那一年。余下的歲月她是抱著什麽樣的心情度過,她即使不說,也不難猜到。

韓耘近來往鄂氏跟前去的頻率也很高,他給鄂氏展現親手做的小竹弓,給她念被沈宓誇獎過的文章,還告訴她最近如何控制飲食,瘦了多少斤。他沒有再慌張無措,也沒有出現沈雁當日所見的那股激動,他把他的柔和具有強大韌性的性子在這個時刻發揮到了極致。

但這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鄂氏偏激又怯懦,她根本就不想醒來。

天氣漸漸暖和,沈雁需要日日給鄂氏擦身。

當然這種事情是不必真的要她親自來做的,鄂氏跟前的丫鬟都很盡心,尤其有個盡心的管事娘子碧蓮,到底像寧嬤嬤那樣的人還是不多的。所以她只要在旁邊看著,哪裏不適的時候提醒提醒,然後拿勺子喂幾口水給她。

其實連喂水這種事也不必她做,但她卻又想做點什麽,不為別的,只為她尚留在韓家的這些日子,大家都能落個心安吧。

早上太陽極好,趁著上晌她招呼人給她換褥子,正忙碌著,福娘忽然匆匆走了進來,說道:“奶奶,陶行回來了,有急事要稟告!”

沈雁看著丫鬟們已經把褥子換好,連忙交代碧蓮給鄂氏梳梳頭,然後走出門外。

陶行在廊下等待,見了她便俯首道:“世子爺讓小的回來告訴奶奶,鄭王前夜帶著人馬從遼王府逃出來了,遼王派遣重兵追殺,鄭王往南逃竄,許是準備往南方去。魯親王那邊又有了動作,現在就看鄭王會不會往前軍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