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小勝(第2/2頁)

許敬芳雖然事先並不知道他們的計劃,但這些日子房沈兩家極力主張讓趙雋執孝,而後在宮裏前後這些事情,他再猜不出來是何緣故才叫奇怪了。內閣對於皇帝早就失望,而眼下既然大家能夠在不傷及無辜的情況下做出相對較好的選擇,又豈有不支持之理?

元老們對於陳王的事又不是不清楚,趙雋也是趙家子孫,與其把這皇位傳給別的皇子,那還真不如傳給他!

所以這事竟然水到渠成,連多余的解釋也不必,就達到了如今的效果。

翌日起趙雋以皇長子身份搬出宮來執孝的消息就傳遍了朝野,沈觀裕當時說的是皇後入地宮之前須得每隔一七前去祭拜,而地宮離建成至少還得三五年,也就是說,就算皇帝事後還要針對他,這三五年裏都不能再把他拉回宮裏去。

而既然事情發展到了這裏,又哪還會容得他有這個機會呢?

京師裏對趙雋出宮的消息竟然是十分關注的,茶樓酒肆裏關於這消息的話題間竟然又數日不曾退散。起先人們還不相信,直到皇後大殯的時候親眼見到皇長子與夫人一道走在隊伍前端,這才相信朝中風向又開始變了,而且還是大變。

而緊接著當趙雋由韓稷顧頌等人作陪去拜訪著曾經的故知及枉死的舊臣家屬後,輿論又接著把這股熱潮推向了新的高度。

人們既猜測皇長子要重振旗鼓東山再起,又懷念起當初他任太子時的一系列仁政舉措,同時又不免懷疑起宮裏這些年的不平靜乃是出自皇帝作死,總而言之,籠罩在京師頭頂近兩年的陰霾竟然漸漸有了吹散的跡象。

人們更樂於見到時常由各府子弟陪著出來審視農桑拜訪士族的溫和的皇長子,而不再那麽關注逃走的鄭王的命運以及未來皇儲的歸屬,在大家眼裏,能得到這麽多勛貴重臣擁護的仁愛的皇長子即使不當皇帝,這大周的天下也會多些祥和而少些戾氣似的。

日子很快就到了年底,這個新年雖然不能取樂宴飲,但人們的心裏還是透著明顯的愉悅安然。

還有幾日便過年了,沈雁在給沈家準備年禮。

柳亞澤送出去的密旨已經在十日前讓韓稷手下的人給掉了包,眼下估摸著遼王和魯親王都已經拿到手了。這主意是她出的,沈宓事後不免敲了她幾下爆栗。但也沒說什麽別的,現在在沈觀裕的帶動下,大家都開始有些唯恐天下不亂,這鍋水早都已經渾了,也無謂添她這一筆。

鄭王現在已經在山西境內被發現蹤跡,其人十分狡猾,這兩個月一直晉中河南一帶迂回,掩藏的十分嚴密。而最終還是漏了尾巴,這都得歸功於事發當夜駱威緊接著派出去追蹤的那兩人。這兩個人自從鄭王出京便一直隨後追隨,僅靠著馬蹄迎跡便在兩個月內追到下落已算本事。

近日韓稷便與魏國公忙著與他們聯絡。

外頭的事脈絡越發清晰,對於內宅裏的她來說也是極振奮的事。

就連提筆寫禮單的時候她都覺得心情甚為愉快。

“大嫂你笑什麽?”

韓耘如今成了她的尾巴,韓稷不常在府,又惦記著弟弟的管教,便讓他多聽沈雁的話。

沒想到這卻正中了他的下懷,因為沈雁這裏吃的多。

“我笑咱們有壓歲錢收了呀。”沈雁頭未擡,輕快地道。

韓耘聽到這裏,立刻趴在木桌上,“不知道父親會給咱們多少錢?”

“我的肯定比你多。”沈雁得意地,“因為我是兒媳婦。”

韓耘郁悶了,“為什麽兒媳婦會比兒子多?”

“這就跟女婿比女兒的壓歲錢多一個道理。”沈雁擡頭道:“等將來你有了丈母娘,你就知道了。你大哥這幾個月都得了我父親四五百兩銀票了,我呢,只從娘家得了幾個桃酥幾個果子。”她無奈的攤著手。說完卻是又嘿嘿笑起來:“不過老太太給了許多寶貝我,前兒公公還給了我一套粉盞茶具。”

韓耘眼裏忽而有了向往,“不知道我什麽時候才有丈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