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前途(第2/2頁)

這麽樣一來,一旦起事皇帝就一定不能再當政,他只要在權位上,大家的安危便無法保證。

可是若沒有能讓天下人信服的證據,挾迫皇帝退位的他們便成了師出無名的禍國賊,那時不但大家立場不正,就連陳王府的名聲也依然清白不起來。

所以平反翻案的程序一點不能錯,不但不能少,還要有根有據。

這樣一來自然需要時間,但是好在趙雋給的那份奏疏上已經提供了不少例證與求證的線索,再加上韓稷本來就搜集了一些,現在只要能將柳亞澤參倒,從他這裏拔出蘿蔔帶出泥,審出他當初誣陷陳王的罪證,便可一鼓作氣圍攻朝堂。

於是目前的要務,就是變成蒼蠅盯住柳家這顆蛋。

日子穿梭似的往後拉,許是近來多事之秋,為了告慰神靈,五月底皇帝下旨給相國寺做了場水陸大會。大會持續了三日,相國寺忽有傳言說僧人在法會上問簽時問到大周龍脈虛幻無力,有疲弱之狀。寺裏僧人暗中稟報了皇帝,皇帝急得肝火上升,連夜召了太醫。

然而雖說是暗中稟告的,卻又還是走漏了風聲出去,外頭漸漸就有風聲說大周皇帝殺戳太重,終於禍及子孫,不但死了幾個皇孫,一個皇子,如今龍脈越發微弱,也在情理之中。

傳言進了宮中,不管程謂怎麽遮瞞,也還是傳到了皇帝耳裏,於是這麽一來,又歇了兩三次早朝。

鄭王這大半年禁在王府,雖然在王府之內有一定自由,卻也無法如從前那般鎮定。

皇帝雖然未曾將他如何,大理寺也未曾有結果出來,可是等待本身也是種煎熬。這種煎熬又不似從前在端敬殿,不過是熬出頭的日子,如今卻是在熬他的前途命運。

這日傍晚在後殿合歡樹下撫琴,於英匆匆走過來了,說道:“王爺,大理寺的人又來通報,說明日一早他們少卿聯同刑部以及都察院的人會來錄供。”

琴聲錚地一響停下來,他盯著前方草地道:“前幾日不是才來過麽?”

於英垂首:“大理寺近來的動作委實是快起來了。聽說上個月皇上下了旨,著三司加快速度審理。如此看來,這傳言應是真的了。”

“為何要加快速度,而不是先議立儲之事?”鄭王拂袖起身,“皇上這是什麽意思,是要草草將我定罪麽?!”

於英上前:“王爺先不必激動,也許事情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壞。眼下除了王爺之外還有誰堪當大周太子呢?皇上若是將王爺治了罪,豈不是把江山社稷都不顧了麽?尤其是眼下外頭又傳言說大周龍脈疲弱什麽的,皇上更不敢掉以輕心。”

鄭王緊了緊牙關,眼底的焦灼淡去了些。走到樹下頓了片刻,他又說道:“但我心裏總有些不安。我記得你說皇後這些日子動作也小了,劉括也未再在朝上替我陳情,她在想什麽呢?”

於英默然半刻,說道:“奴才也看不出來。”

他在皇後面前本就是個十足十的奴才,就連見了她跟前的王德全都要將頭勾到腳背上去,皇後想什麽,他著實無從揣測起。

鄭王才松了的眉頭又皺緊了。他緊捏了一顆荔枝在手,咬牙道:“她若敢出什麽花樣,我定不會讓她好過!”

於英勸道:“明日都察院也會來人,沈大人這麽久未曾與咱們聯系上,明日必然會作安排。到時候咱們可行試探,如若真是沈大人派過來的,咱們便設法請大人過來一趟,請他拿個主意。”

鄭王聽到沈觀裕,眉頭又緊了一緊。

沈觀裕乃是被迫才留在他與皇後身邊,雖說這些年也沒少給他出謀劃策,而且事實證明他也確實是用了心的,可這個人也並不很靠得住。只不過倘若他因楚王之死而治罪,也定然不會放過他去,所以目前還算安全就是了。

他沉思半晌,回頭沖他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