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明路(第2/2頁)

老夫人唔道:“人老了,就盼望著家宅安寧,子孫康健,富不富貴倒在其次。你比我命好,至少你不用經歷那些顛沛流離的生活,至少兩個兒子都在膝下伴著你。我若能夠在歸西之前看到家宅一直這麽和睦下去,也沒有遺憾了。”

鄂氏垂頭望著地下,低聲稱是。

侍侯著老太太用了晚飯,鄂氏回了房,坐下來微一尋思,便就尋了寧嬤嬤來道:“老太太那邊大致不會有什麽問題了,你趁這幾日再找幾個條件相當又有意於韓家的人家拿來報我,這次宮裏辦宴,她們必然會來赴宴,我趁這機會當面相相,也好做決定。”

寧嬤嬤聞言點頭:“奴婢定不讓太太失望。”

鄂氏點頭,目送她出門,又沉吟起來。

寧嬤嬤既然也不想讓沈雁嫁進門,那麽自然會在這事上下功夫。

而眼下讓她松了口氣的是得到了老夫人的示下,沈家是前朝遺臣,自然是有可能會給韓家帶來隱患的,而無爵的將領和文官之家,這之中的範圍可就廣闊了。

也許她真的有些優柔寡斷,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還想著給韓稷留下退路,照寧嬤嬤的話說,給他留了退路,也就等於給自己留了死路。

不管怎麽樣,眼下先給他物色一門能夠拖累他的婚事再說罷。

只有往頤風堂埋下火藥,來日才有可能一朝引爆它。

碧水院裏的桃花在春風裏綻了花蕾,又在夏日裏結出了桃子。

沈雁覺得自己個子又躥高了些,從前要踮著腳去折花枝,如今竟然伸手就能拿到枝頭的桃子細看了。而且她春天制下的夏裳穿著也有些顯短了,繡花鞋也日似一日地發緊,站在沈宓面前,也能踮腳挨上他的肩膀。

沈宓說,我們家閨女長大了。外出回來會開始給她帶好看的珠花和頭飾,也會跟她比劃著街頭新流行的發式和裝束,當然同時也會淘些竹木制的小玩具小響鼓,他如今已經不似最初那般對華氏的再孕緊張兮兮,而是恢復了應有的淡定。

這陣子他被指去鴻臚寺幫著主持壽宴,忙得腳不腳地。對於皇帝這番詭異的安排,沈宓表示了些許憂慮,沈雁同樣也沒覺得有多麽高興。

畢竟沈宓不是佞臣,並不需要這樣的形式來擡高自己的地位,皇帝明知道他跟宋寰是宿敵還偏偏把他當欽差派過去,顯然是在刻意擡舉。而他這般擡舉必然也不會毫無因由,除了眼下被傳得熱囂的立儲之事,她還真想不到有別的什麽事情需要這般急速地擡高沈宓的臉面。

如此看來,他已經是在為立儲作準備了。

不管最終選誰,他都需要有個信得過的人站在自己這邊聲援自己。

可是沈宓分明就不想摻進這件事裏去,沈觀裕若不是因為皇後也不會趟這趟渾水,沈雁雖然私下早就選定了一堆爛柿子裏挑出來的楚王,但如果沈宓真被皇帝拉進去,她也必然會多幾分顧忌。所以這事,他們能高興得起來才叫怪了。

這日正趴在窗台上,一面看桃花漫天飛舞,一面任憑青黛胭脂給她量衣服尺寸,紫英這時走過來道:“姑娘,奶奶請您過正房說話。”

沈雁答應了一聲,便起身拿了團扇過到正房。

陳氏曾氏她們居然都在,萱娘在旁邊跟扶桑研究胭脂膏子。

見到她來,萱娘便就起身迎上來,笑著攙她的胳膊,說道:“你可來了。我聽說你這幾日足不出戶,倒像是真有了幾分大家閨秀的樣子,特地把你請過來瞧瞧!還有,嬋姐兒過生日,你打算送什麽給她?”

沈雁一拍腦門:“她就快生日了麽?我差點忘了。”

曾氏看著她倆坐下,遂輕睨著萱娘道:“你這丫頭,就你話多,也沒見奶奶們都在這裏。”

華氏搖扇笑道:“弋姐兒如今也嫁了,瓔姐兒又不在,我巴不得雁姐兒多幾個姐妹呢。”

說著又與沈雁說道:“叫你來,是想告訴你永福宮傳來了太後的懿旨,指了讓你進永福宮去說話,我是去不成了,老爺讓你跟著你三嬸一道去。”又道:“這是太後的懿旨,我替你跟老爺辭過,老爺說這回可不好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