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碰壁(第2/2頁)

時間這麽一拖就又過了幾個月,這幾個月裏朝上立儲的呼聲更大,韓稷也不能花更多的心思在這事上,只得一面等待著沈宓松口,一面與楚王恢復了接觸,而這番接觸比起從前來又要更加小心隱秘,因為多了個魏國公在府,許多事不能不注意。

魏國公也有自己的公務忙,一面要留意皇帝對勛貴的態度,一面要顧著自己這邊讓宮裏無機可乘,韓稷的婚事他也沒落下,雖然被叮囑不要告訴鄂氏,但每每與顧至誠他們一處閑聊,也總掩飾不了對沈家的興趣。

顧至誠雖然粗枝大葉,但聽得多了,也不由道:“改日我將子硯約出來喝酒。只不過他那個人很講究,喜歡細品,就不知道恪叔你習不習慣。”

若是不習慣就算了。省得坐在一處氣氛尷尬。

韓稷碰壁的事魏國公雖然沒聽他說,但從那小子近來發愁的模樣來看,也猜到了八九分。不過他一向慣於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所以他不說,他也不問,心下卻是納悶,自己養出來的兒子這麽優秀。沈宓到底還有哪點瞧不上他?

這裏聽顧至誠這麽一說。遂欣然道:“你又不是沒與我喝過慢酒。又有什麽問題?”

“那就成了。”顧至誠道。想了下他又補充:“不過下個月便是萬壽節,皇上親指了他去鴻臚寺幫著主持宴會,恐怕得等這事之後才能有暇時了。”

這個月或下個月。魏國公倒無所謂。不過他好奇道:“他是通政司的人,怎麽會被指去鴻臚寺?”

顧至誠哼笑了下,說道:“恪叔那會兒不在京師,很多事自然不甚清楚。”說罷便從劉儼怎麽企圖謀害顧家沈家的事開始。說到五城營任命指揮使一事,到後來宋寰如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灰溜溜調出通政司一事說了個清楚,只略去了沈雁與韓稷相關那段。

“宋寰執掌鴻臚寺未久,若不是他父親當年投降的功勞,恐怕還撈不到這個正職。子硯曾在禮部呆過,這些流程都熟,所以皇上便指了他過去。”

魏國公聽聞這段典故。心裏也不由犯起了嘀咕。

韓稷趕巧救了沈宓的女兒倒罷了。

既然沈宓與宋寰是宿敵,皇帝依然還這麽做。莫非是成心擡舉沈宓不成?若說沈宓真是個佞臣的話也罷了,很明顯他並不是,他是有真才學的,而且在面對各方關系時也流露出他過人的洞察力,皇帝這麽做,莫非是想借他的力來做什麽事?

畢竟只有讓自己的心腹大臣越發地掌握權力,他的皇權才會更加穩固。

“那麽,沈宓自己對此事持什麽態度?”他問。

顧至誠想了想,說道:“他似乎有些憂慮,雖然沒有明說,但後來卻跟我說到了立儲之事。”

立儲?

是了,魏國公點頭。眼下呼籲立儲的聲音越來越高,雖然還沒有到緊迫的地步,但也足以令得皇帝正視起來。不管皇帝最終確定選誰,顯然沈家都會成為他身邊的一股力量。若真是這樣,那沈家在選儲的事情上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回府的路上魏國公一直不語,等進了書房,駱威才試著道:“國公爺在思慮什麽?”

魏國公靜默片刻,舉起茶杯,說道:“我在想,至誠他們上次跟我提及過的擁立皇儲之事,也許,由咱們來擁立個皇儲也並不是件壞事。至少咱們手上有了籌碼,對稷兒的安危也多了層保障。”

說完他微微一嘆,又道:“這孩子注定就不是個會被淹沒光華的人,如今他又拿了這爵位去,日後他的命運就跟中軍營緊緊連在一起,我總擔心他這麽做會給自己帶來危險。”

駱威沉吟道:“其實小的覺得,就是不為世子爺,為了咱們中軍營跟隨過老國公爺和國公爺您浴血奮戰過的弟兄們來講,也應該這麽做。畢竟趙家的薄情擺在那裏,如今功臣們都沒有幾個指望著自己子孫後代會受到恩待。”

魏國公點點頭,“此事等我與榮國公他們碰過頭再決定。下個月的萬壽節上,鄭王楚王想來必人會有些動作,你囑咐下面的人多留意著些。咱們離京兩年,很多事都不大知情,現在開始,得時刻關注著這些動靜了。”

駱威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