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恩典(第2/2頁)

當然,這還是比較樂觀的推測。

而如果大周插手的話——這幾乎不可能,因為這二人都不是烏雲可比,烏雲沒有大周作為後盾根本成不了事,可格爾泰他們卻不同。假若再以原先的計策去收買格爾泰與巴特爾其一,十有八九會招致其乘機踏足中原。

就算不會,他們在這個時候提出重開馬市也是很要命的一件事。

所以皇帝心情最近很差,接連尋內閣及六部廷議過幾次之後,索性就定下了秋狩的日子。

日子定在九月十六,看上去還有大半個月,但在這之前,許多事情都得提前籌備。比如行宮的護衛,隨從的人員,還有一去幾日朝中要事的遞交程序,當然這些許多都有成例,但是隨從人員卻無論如何也得仔細斟酌。

去年春上曾狩獵過一次,那次屬皇帝臨時起意,去也不過兩日。

秋狩又不同,大周皇帝不興避暑那套,去圍場秋狩幾天,順便在行宮裏散散心,就算是犒勞自己了。於是問題就來了,此去幾日總得帶些得用的人,妃嬪們罷,本該由帝後商議,可如今皇後連接染恙,自是去不成了,再派誰去,自然有皇帝決定。

遼王上個月之了國,京中只余下鄭王楚王,這兩人是必然要跟隨的。

其次朝中由諸志飛攜禮部尚書房文正,兵部尚書郭雲澤,還有戶部許敬芳主政,刑部尚書於罡與工部尚書柳亞澤隨駕出京。余下人員裏,則由各勛貴府裏有封號的子弟,以及部分無緊要職位的勛貴隨行。

在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負責登記馬匹人員的太仆寺卿陳毓德就道:“魏國公如今不在京中,長子韓稷又尚未曾受封,不知韓家隨行如何定人選?”

皇帝捋須沉吟。往年都是魏國公親身前去,去年春狩韓稷曾經隨行,不過那次並非正式。他說道:“雖未受封,但老魏國公與先帝乃是異姓兄弟,這份恩典朕是怎麽也要給的。”

陳毓德稱是。這邊廂諸志飛又道:“不知此次文臣裏可要恩典於誰?”秋狩本不特別指定文臣侍駕,但經去年沈宓隨同之後,顯然這一問又十分必要了。

“除了各衙門職務上必需的,將新科三甲,翰林院學士,國子監祭酒帶上。”皇帝顯然早想過了,然後又補充道:“通政司那邊讓沈宓去。”

諸志飛微微頜首,又道:“都察院可要人隨駕?沈觀裕今春主持春闈功勞甚大,賞他這份恩典也不為過。”

皇帝微側了他一眼,又望著前方,說道:“不必了,只是去幾日而已。”

眾臣俯首,散了朝。

楚王全程都未曾插話,出了乾清宮後,在玉欄旁站定望了望重重殿宇,忽然轉身進了後宮。

淑妃也在忙著打點行程,每次秋狩她都無一例外的隨駕在側,這次皇後既不去,後宮裏的事便落在她身上。雖然瑣事很多,但她顯然樂在其中,一面指揮著宮女整理衣物首飾,一面又應付著前來懇請捎帶同去的妃嬪。

楚王到來顯然給她解了圍。

她拉著他到了後殿,嘆道:“一個個地都恨不能直接代替著我去侍侯陛下,有這麽好的事,我也去幹了。”說著低頭抿了口茶,又冷笑道:“真不知她們還有什麽好爭的,陛下都近五旬的人了,如今你們兄弟幾個又都成人,就是生下個皇子來,難道還能爬到你頭上去不成?”

楚王一向對這些宮爭之事不予置言,聞言便就微笑著遞了顆龍眼予她,說道:“往後這些事都由皇後作主,後宮裏妃嬪們多少也要去幾個。但今年皇後不在,母妃定是不會安排那麽多了。如此一來,七八日時間裏豈非有些悶得慌?”

淑妃拿著龍眼頓了頓,立時沒了好臉色,說道:“你的意思是我得像皇後那樣,為了顯示大度,帶上五六個人同去?”

楚王笑道:“孩兒只是說荒野之地恐怕生煩悶,豈是讓母妃跟自己過不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