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定局(第2/2頁)

大營裏入夜之後無論官級高低,如無上級命令均不得擅離營房,龐定北居然敢公然抗命,這不是找死嗎?

原本揣著滿腹疑問,正靜觀其變的沈觀裕這時候眉頭擰的更緊了!柳亞澤對宋寰的態度已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這個時候龐定北居然自己又趕巧作死,看來在他布下那盤局之後,這後頭竟有不少人動起了心思!

韓稷與楚王對了個眼神,眼裏同樣有著疑惑之色。

護國公手捋長須淡定若素,顧至誠也在昂首挺胸目不斜視。對於勛貴們來說,這是再沒有的好事了!至於背後究竟誰動的手腳,讓事情變得這麽利用,那又幹他們屁事!

皇帝最後的一點熱情頓時全數熄滅在胸膛裏。

但他除了詫異卻還有郁悶!

龐定北在左軍營亂來,這種事情原本由主帥徐國公自行處置即可,可如今這老狐狸倒是奸巧,挾著告罪之名把這事直接推到他面前,這不是在當眾打他的臉嗎?不是讓滿朝文武看他的笑話,讓他瞧瞧他當初自己挑中的五城營指揮使人選嗎?

皇帝氣得發顫,但人是他自己挑的,董家也是他自己得罪的,他還真沒法兒數落董家什麽,何況人家理由擺得冠冕堂皇,是在“告罪”所以不便出面懲治呢!

“龐定北目無法紀,實在有負皇恩,陛下,還是削了他的職罷!”柳亞澤當底是皇帝的心腹,此時見皇帝被架得下不來台,自然上前解圍,“陛下原先斥駁了那麽些道請奏任命於他的折子,不也正是因為他的莽撞輕浮麽?陛下縱然心懷仁愛,但此等行為卻不便姑息。”

沈宓也連忙站出來:“臣附議柳閣老。”

盧錠與周盂德見他出列,也跟著站出來:“臣附議。”

緊隨在他們之後的,又有許多人。

皇帝臉色終於好看了些,掃視了一圈下方,便就咬緊牙關,說道:“兵部聽旨,龐定北目無法紀,違抗軍令,削去其軍職,逐出左軍營!”

言罷,緩了緩口氣,又說道:“既然大家對南城官倉一案已無疑慮,那麽兵部聽旨,校尉鄭明策有勇有謀,堪為重用,今授予五城兵馬司總指揮使一職,即日上任!——退朝!”他可是再沒有興致討論這破事兒了!

百官們議論著出了宮去,宋寰立在廷中汗如雨下,只覺兩腿酸軟,竟是呆站了足足有一刻鐘才挪動了腳步。沈觀裕抱著玉笏遠遠地睨了他片刻,才又邁著八字步出門。

沈雁正在華氏房裏看中秋宴的菜牌,消息傳到沈府,她立刻就扔下那堆牌子回了碧水院!

雖然說事情已然被她料到了八九成,可是真正拍板定下來又還是讓人徹底松了口氣,現在劉儼引起的那档子事終於徹底了結,皇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心擠兌沈宓的宋寰當廷求助柳亞澤失敗,已經證明了他的無能,皇後就是要怪責沈觀裕,也不會怪責得太狠了。

假設沒有沈雁從中插一杠子,假冒宋寰給柳亞澤遞上那封信,她相信今日朝上柳亞澤與宋寰等人也討不得什麽便宜。因為柳亞澤斥責宋寰那番話即使他不說,沈宓他們也必然會說,懸賞之事是皇帝親口下旨,他又怎能在鄭明策捉到案犯並且經三司定案之後再食言?

皇帝冒不起這個險,礙著面子,他也會被迫下旨任命鄭明策。

只不過那樣一來,沈觀裕必然要在皇後面前落幾分幹系。

事情大部分都在她在意料中,只一件她覺得未免有些過巧,那龐定北怎麽會趕在那當口不顧阻攔要闖出大營呢?

傍晚時沈宓下衙回來,也是久違的滿面春風。

經他的口沈雁從而又知道,早朝之後沈觀裕就去了端敬殿侍讀,隨後聽說下晌鐘粹宮裏就傳了太醫,皇後又鳳體染了恙。而宋寰早朝後也消失了一陣子,回到通政司時兩眼無神,臉上忽青忽白的,如同遭了什麽大難,周盂德說他整個下晌都魂不守舍。

為什麽會如此,沈雁就是拿腳趾頭想想也知道是在皇後那裏受排揎了,他如今既把皇後給坑了,又幹下那些事得罪了楚王,眼下日子會好過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