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傳遞(第2/2頁)

每年春闈監舍都是五城營與中軍營的官兵聯合值守,此屆會試魏國公不在京中,自當有兩位都督同知代為調兵,韓稷身為韓家長子,又在營裏掛著虛職,按理他是有份參與的。而且這趟差辦下來,基本上都能撈著個嘉獎,這種美差,營裏的軍官又怎會不識相地撇開他?

韓稷卻道:“我到底資歷淺,也不圖這些虛名,營中還有許多得力的幹將,我給推了。”

與中軍營一道監場的還有安寧侯轄下的五城營,假若他去了的話不免會與對方有接觸,在楚王未曾與他有更進一步的接觸時,顯然還是先避開為好。

好在顧至誠聽見他的回答也未作深究,只是若有所思地順手拿過架上一本茶經翻閱起來。

韓稷靜靜打量了他片刻,說道:“顧大哥像是有什麽心事?”

顧至誠沉凝不語,掃了眼四下。

韓稷略頓,遂起身笑道:“東邊園子裏的竹筍發了好些,看久了冬景,竹林裏倒是值得轉轉。大哥好久沒到府裏來了,不如咱們換個地方吃茶?”

顧至誠笑應:“正有此意。”

辛乙遂讓人前去竹林打點,這裏二人出了院門,信步往東邊園子裏行去。

進了園門,四面的人影就少了許多,除了幾個等候傳喚的丫鬟,再就只有石桌畔煮茶的辛乙。

顧至誠順著青石甬道一路往前,一面負手說道:“你父親近來可有信回來?”

韓稷道:“上回來信還是年前,隨軍報一起回來的。”說完又笑道:“不知大哥的心事,是跟西北軍情有關,不是跟我父親有關?”

顧至誠贊賞地看了他一眼,停步道:“都有。”

說著他看了眼四下,接著道:“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我就不拐彎抹角了。東遼那邊的情況你知道,前幾日兵部下發到西北的聖旨你想必也知道了,如今我得到點線索,懷疑皇上可能有密旨給你父親,讓他在最後關頭發兵東遼,意圖得漁翁之利。

“這件事不是兒戲,若是真有此事,那對魏國公府乃至整個勛貴圈都關系甚大,我來的目的,就是想讓你去個信到西北,想辦法從你父親處問到真情,看看是不是皇上果有此打算!”

“發兵?”

韓稷聽到關鍵處,雙眼驀地眯縫起來。微頓片刻,他凝眉道:“這線索大哥是從何處得知的?”

“說來慚愧。”

顧至誠搖搖頭,“是沈家有人暗示於我,我才想得這點。在這之前我竟是根本沒往這上面想,但從她所說的種種跡象來看,皇上有這種想法的可能性竟是很大。這件事只有你有法子問到真相,若果真如此,咱們就得阻止皇上這麽做。”

韓稷望著他,緩緩點了點頭。

沈雁才從榮國公府回來,福娘便把龐阿虎見到顧至誠徑直去了魏國公府的事告訴她了,她只點了點頭,便就輕快地回了房。

顧至誠聽了她的話,勢必會去尋找真偽,這件事她也很想知道,而除了韓稷卻又無人能夠知道真相,顧至誠不去找他,又會去找誰?

現在她就等著韓稷從西北得到的回訊,魏國公對這場戰役的勝算他應該是有數的,他絕不可能連自己的兒子也瞞住,假如這一世魏國公表示沒有收到密旨,她也可以因此放下些心,但假若有的話,那少不得就要費些心思了。

她讓福娘沒事多往顧家走走,反正她現在跟顧家丫鬟們都挺熟的了。

這裏韓稷送走顧至誠,便立刻喚辛乙進了書房。

他先拖過東遼的輿圖看了看,然後轉回身道:“皇帝早已經跟諸志飛許敬芳他們有了隔閡,這次東遼內亂,他會想借機掙份功績是情理之中的,但我沒想到他會有膽子行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這麽樣一來,在發兵之前他是肯定不會透露風聲的。

“邊關總共只有三萬多人馬,父親便是率軍傾巢而出,也沒有多少勝算,如此一來多半只有兩個後果,一是父親殉國,二是戰敗之後皇帝面對內閣的指責把責任推到父親身上,就是萬一贏了,皇帝也擁有了與內閣對抗的籌碼。無論怎麽做,對韓家都沒有什麽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