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姑母(第2/2頁)

不過聽說沈思敏倒是極清雅端莊的一個女子。

她低頭算了下日子,如今是冬月初,離臘月十八也還有個多月的工夫,便說道:“大伯母作的主,自然是好的。只不知道那杜表哥他們今年什麽年歲了,到時怎麽論長幼?”

季氏道:“峻哥兒今年十二了,去年考的稟生,聽說學問很好,你姑母管的極細心,早不那麽淘氣了。你們喚表哥便是。袖姐兒倒是還小,九月底才滿的六歲,你們姐妹到時多照顧些人家。”

沈雁聽聞,點點頭。

這裏正說著,外頭說二爺回來了,季氏陳氏連忙起身告辭。

沈宓聽得奶奶們走了,這才從外院進了正房。

進門便也是說起沈思敏要進京的事。“到時候讓大嫂安排在曜日堂附近的院落住便好了,姐姐與太太情分甚是深厚。她來了必是要就近侍侯太太的。而且她不喜熱鬧,你們禮數上不差什麽便可,平日若是不想往來也可隨意。”

經過沈丘氏與劉氏那事,沈宓如今對這些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也費了費心思琢磨,他雖沒說的相當明白,但他這話,也聽得出是提前囑告的意思了。好在華氏也與這姑姐打過交道,沈雁也足夠機敏,日常應答什麽的也就不足為慮。

華氏與他議了幾句,又問他近日的政務來,說到這個沈宓便嘆起氣:“考題的事總算定下來了,如今倒是老三讓人頭疼。前兩日我考較他功課,發現他詩賦了得,但文章制藝上還不如人家新科舉子,這麽樣下場要想進一甲,讓人頭疼。”

華氏默了下,說道:“他有新喪,可能赴考?”周室有規矩,有孝在身不得下場。

沈宓沉吟道:“這倒不成問題,劉家不可能來問罪。再者魯禦史知道咱們的事,也會與禦史們通氣。”

劉氏的事情上沈宦沒來得及像前世裏犯錯,所以沈宓對他並不存在什麽成見。眼下憂心他的功名也是真誠的,“這次老爺放棄入閣,等明年春闈過了,到時候朝中又有一批差事調動。老三若是能取得好些的名次,至少進翰林院去也是順理成章的。”

沈雁聽到這裏,問他道:“父親到時會升遷了麽?”

沈宓接過華氏遞來的茶,望著女兒笑道:“這我怎麽知道,天意難測。”說到這裏他又轉過身來道:“說到宮裏,前日我進宮面見皇上的時候,恰巧皇上在太後所在的慈寧宮,太後見著我又想起你來,說是新春元日進宮叩拜時,讓我帶著你進宮。”

“啊?”沈雁早把這事給忘了,她壓根沒想跟宮裏那些人碰面好麽?

承蒙太後欽點進宮,這是多大的榮幸。華氏哪裏想到沈雁並不稀罕,她說道:“你這副樣子幹什麽?又不會吃了你。”

倒沒有這麽嚴重,沈雁不過是覺得宮裏關系太亂了罷了。不過既然是懿旨,能有她逃避的余地嗎?往好了說這也代表著皇帝對沈家的恩寵,她腦袋被驢踢了才會矯情地推來擋去。

想起上次華氏進宮時是與華夫人一道進宮賀壽,不由又道:“舅舅應該也快進京了,可有信說什麽時候到?”

華氏道:“也要到臘月。”

華氏那事兒出了之後,沈雁事後也讓華氏寫信跟華家報備了,但在信裏一再囑咐華夫人勿要沖動進京,畢竟事情已經停歇,也無謂再掀起什麽風浪,只要有這個把柄在手裏就好了。

這次舅舅進京,也不知道對沈家會是什麽樣一番態度。

時間越接近年底,氣氛就越顯熱鬧起來。加之這兩日下了場薄雪,散布在府裏四處的紅梅競相一開,越發有隆冬的氣息了。

季氏收拾了曜日堂左首的菱洲苑,等沈思敏一家進京後暫住。她也去了信給她,請她提前進京過臘八節,徽州那邊沒信傳回來,日子卻進了臘月初,便也沒做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