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出手(第2/2頁)

戚氏每一個字就像是一只千年人參,化成精魂注入她的體內,使她頃刻間充滿了希望和力量!

她笑著眨了眨眼睛,適應著眼眶的澀意,喝了戚氏請的茶,回到府裏繡了一整日花。

翌日起朝野就沸騰了。

皇帝命了錦衣衛負責調查此案,然後堵住內外各大城門,命禁軍仔細盤查往來行人。

沈宓這幾日日日往盧府跑,同行的也還有顧至誠。

這案子出的蹊蹺,於是就連沈府裏也對此時有議論,好些人不知是吃夠了戰亂的苦頭還是怎麽,猜測有亂軍謀反,而坊外街上則傳得更熱烈,有說是綠林強盜,有說是仇家尋釁,還有說是陳王舊部,為了打擊周室王庭,所以暗中向朝中的欽差下手。

朝廷自然動用各級官員辟謠以及穩定人心。

如此一來,廣西那邊就更得調派人馬加重精力進行安撫整治了。

總之這事一出,對於朝堂各方面都產生了些或多或少的影響。

沈雁除了關注朝堂,更關注著盧家的消息,雖然這事最大的受益人其實還是盧錠本身,可她也得承認,自己行事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解救他,而首先是為了她自己。但她卻沒法兒後悔,因為時光若再倒回去一次,她也還是會這麽做。

她唯一能確定的就是盧錠的安全。

沈宓再度準備上盧府去的時候,她提出要跟隨。

盧家上下急成那樣,她有責任去看看。

盧錠失蹤的翌日夜裏盧夫人收到了一張勒索信,信上交代以半月為限,盧家若能拿出祖傳的一尊兩尺高的夜裏會發光的白玉千手觀音就放他出來。而半月內盧錠不會有任何生命危險。半月之後就無可奉告了。

所以沈宓他們這些盧錠的好友,最近應該是正為如何籌措這尊玉佛而頭疼。

她本以來顧至誠會直接勒索那十萬兩銀子,那銀子是朝廷的,自然是不會拿出來贖人。再說劫欽差手上的銀子也顯得順理成章。

可後來一想還是顧至誠這主意好。朝廷不拿錢,不代表別人不會拿,首先盧家本身並非白丁,祖上也是有產業的,就是湊不出十萬兩,不還有個肝膽相照的沈宓麽?華氏那人也是個只認黑白的,沈宓要是跟華氏說拿錢救盧錠的命,她多半也會同意。

於是這就顯得顧至誠心思之縝密了。

盧家哪裏有什麽兩尺高的菩薩?就是沈宓現拿錢去買,也別想弄到什麽夜裏會發光的。

這綁架的主意雖是她出的,但顧至誠指揮手下做起來卻得心應手,現場讓人看不出半點破綻,像是骨子裏生來就有當土匪的潛質,手段如此地道,只怕連真正的草蔻都要甘拜下風。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那麽顧家又是憑什麽被封為國公爺的?

沈雁這幾日偶爾有些神思恍惚,其實也落在沈宓眼裏。

看著眼下說著說著又出了神的沈雁,他以為她是乍然聽到這麽大的事而被嚇到,心裏也十分不忍,想著她平日也不大出門,帶她出去散散心也未嘗不可,於是就讓人去備了馬車。

“你母親身上不舒服,今兒不去,等下到了盧府,你就進去尋盧嬸。你盧叔失蹤這麽多天了,一點消息也無,朝廷昨日著錦衣衛的人展開更嚴密的搜查了,目標地就在東門樓子那帶。呆會兒我與你顧叔得有要事相商,你不許添亂。”

華氏這兩日正值經期,哪裏也沒去。但之前因著沈雁原先的提示,也著意打算著在官眷圈子裏建立些人脈交際,正好盧家出事,於是也跟著沈宓上盧家去了幾回。原本與盧夫人並不熟,因著同情她的遭遇,兩廂倒是建下了幾分交情。

但是沈雁的注意力明顯落在後半句。

沈宓錦衣衛又要加緊搜查,而且還正是安置盧錠的東門樓子附近?

她心裏猛地跳了跳,也不知道顧至誠有沒有做好防備?

因著沈宓這句話,她原本安寧的心忽然惴惴起來。

心不在焉地出了門,誰知到了坊門處,她那一顆本就不安的心忽然又多了幾分陰郁,顧至誠已駕馬侯著了,而駕著馬跟他並排站在一處的那人,卻正是顧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