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預測?(第2/2頁)

說到這裏沈雁直起腰來,微揚了唇道:“其實在我眼裏,不但是蒙古,就是歷朝歷代的宮廷,其實也跟咱們內宅相似,不都是祖孫幾代兄弟幾個麽?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家業而把別的人支開,生米煮成熟飯,他們再鬧還有什麽用?”

真以為她這些日在埋頭抄經麽?那兩卷經文她費了一天時間都抄完了,剩下的時間,便是在做這本冊子。

“別瞎說!”顧至誠聽到此處,不由出聲輕斥,“小孩子家莫言宮闈之事。”

沈雁笑了下,兩排皓齒像珍珠似的整齊潤澤。

顧至誠雖然斥責於她,但他眼下臉色卻明朗極了。

沈家數代以來子弟的表現確實優於大多數貴胄,就是在前朝顧家還未發跡時,京北沈家在他幼時的印象中也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先前還覺得,優秀成沈雁這樣,還真讓人難以相信她不是結交了什麽別有目的的人。

沈家人脈甚廣,若是有心人借沈雁來利用沈家做點什麽,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真有人利用她或利用沈家作祟,以如今顧家跟沈府的密切關系,那麽對顧家來說目前的社交戰略必然受到影響。所以來之前也正是為了想從她這裏旁敲側擊打聽出底細來,他才繞過了沈宓。

可是如今聽得她一番話,他卻全然沒有這樣的感覺了,面前的沈雁活潑俏皮,也睿智機敏,她不如尋常閨秀要麽端莊大方要麽嬌蠻刁鉆,而是透著一股不遮不掩的率真與通透,這樣的人,並不像是能被人輕易利用的樣子。

想起自南郊回來之後,他帶著顧頌在榮國公書房談論西北之事時,顧頌也曾有過類似的猜疑,他心下又愈發感慨起來。顧頌武將世家長大,又受他們父子嚴加栽培,有這份前瞻並不讓人很驚訝,可沈雁也能具備這等素質,委實難得了。

可沈家本就底蘊深厚,沈宓少年及第,才學風姿少人能及,據戚氏與顧夫人描述,她素日的確也是個機靈的孩子。雖然兩國交戰的這些貓膩不應該讓她一個姑娘家所窺破,可她若真是自幼博覽群書,再受家世環境薰陶,也未必沒有這份本事。

本來眾生百相,能否成才皆看個人造化。

他眉間隱含的那抹探究漸漸變成了釋然。

他翻著那冊子,細看著那上頭筆力深厚的字跡。

沈家人都有才學這是肯定的,只要確定她不是受人利用,他也就可以放心大膽與沈宓繼續保持密切關系下去。他來之前甚至更想過,如果他能夠揪出沈雁背後那人來,與沈家關系豈非可以借此更進一步?

其實與沈家交好的原因在於,往長遠來看,顧家如今缺的就是給他們指引方向的人,雖然也請了謀士在府,可是跟傲立於兩朝不倒的沈家人比起來,謀士們的目光差得又豈止一星半點兒?只要緊跟著沈家的腳步,應該是不會出大錯的。

沈雁這一次的表現,無形中也讓他對這道戰略舉措增添了幾分信心,她這推測的手法雖然仍有粗糙之處,但方向卻很對頭,如果假以時日再細行雕琢,也未必會輸給世間男兒。

如果連沈家一個小姑娘都具備這等細膩周密的心思,沈宓豈非更值得深交?

“這冊子寫的極不錯。雁姐兒的本事更是不賴!”

他把那藍本薄子合起來,笑著撫了撫衣袖,作勢站起身來。

沈雁見狀,卻是又道:“這算什麽,我這幾日又還想起來一件事,那才叫著緊!”

顧至誠聽她這麽說,擡起的兩手又放回扶手上去了,“何事?”

沈雁將左肘支在幾案上,說道:“我前兩日偶爾聽說廣西在鬧災荒,皇上派遣了京官前去接替廣西巡撫的職位。”

顧至誠挑眉:“那又如何?”

“可見災情挺嚴重。”沈雁笑起來,“災情一嚴重,所需的賑糧款必然多。錢一多,必然滋生齟齬。不怕顧叔笑話,前些日子就我碧水院那點小錢,屋裏還鬧過家賊呢。那麽大的一筆賑災銀子,不找個可靠的人,到時鬧出事來不但對皇上不忠,也對百姓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