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優勢(第2/2頁)

是夜一家三口都歇在二房正院裏。

翌日早上,沈雁在窗戶內目睹著神清氣爽的沈宓從華氏屋裏出來,華氏在廊下替他理著衣襟,滿院子的不安頓時化作了枝頭白李花的芬香,就連聒噪的八哥兒,看到他們在竊竊私語,也都勾頭整理起了羽毛。

昨夜的焦躁不見了蹤影,院裏進出的幾個婆子目光觸到窗內站著的沈雁,身子俱都不由一震,而後又都不約而同地彎腰賠起笑臉來。

沈雁深深看了眼她們,跨出門檻。

華氏與沈宓雖然和好了,內務府那邊的事卻還沒有解決。

其實如果不去理會華家的事情的話,華氏完全不用向沈夫人低這個頭,可是華氏又怎麽可能不為娘家著想呢?華家丟了這差事事小,怕的是差事丟不下來,反倒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落了罪過。柳亞澤是皇帝近臣,請他來替華家出面行調動之事,這是最穩妥不過了。

當然,她也可以和華氏想辦法直接找到柳亞澤,可是細想之下,兩府並無交情,柳家與華家也是互無往來,沈宓只是個五品員外郎,如果越過沈觀裕而直接去尋柳亞澤,沈宓身份太低尚且不說,即使能見到,這也等於直接傷了沈觀裕的面子。

柳亞澤也是讀書人,這種情況下別說會同意幫忙,只怕還會得來他一頓訓斥。如此反倒對沈宓又更加不利了。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得去找柳亞澤幫忙,而且,還非得是沈觀裕出面不可。

這麽說來,如何擺平沈夫人就成了一等大事。

她在早飯桌上問華氏:“舅舅知道不知道這個事?”

華氏一面看著綠萼擺牙箸,一面道:“回京之前就談過這個事,今兒早上你父親又著快馬去信了。”說完她頓了頓,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會跟沈雁說起這些,從前她是根本不讓她過問這些事的。但是昨兒這漫長的一日下來,沈雁在她面前的形象忽然變了點。

她在曜日堂的表現,完全可以用機智二字來形容,借沈夫人氣走戚氏,再給沈夫人將下那一軍,而後回房又提醒她該留心沈夫人的報復,這些都不像是年僅九歲的她該有的行為。她這個女兒,好像出去闖了個禍回來,就突然長大了似的。

而且在她打聽起華府的時候,她的表情很從容很自然,哪有半點浮躁?所以華氏竟然是很順口地回答了她的話。

沈雁完全沒留意到華氏竟然在注意她,聽說在他們回京之後舅舅就已經與他們商談過華府的狀況,這麽說來,舅舅也是有這個意向遠離朝堂的,既然如此,那前世為什麽他又仍然在北直隸內務府呆了下去?

“父親怎麽說?”她問道。

華氏嘆了口氣,停住準備用餐的手勢,說道:“你父親只讓我別著急,他來想辦法。可我想太太有備而來,他這當兒子的能有什麽辦法?再說了,就算他替我去曜日堂伏低做小,我也忍不下這顆心。”說完她低頭拿了湯勺,說道:“不就是去服個軟麽?吃完飯我去去正院,你在屋裏別出去。”

說罷低頭用起飯來。

沈雁連忙道:“母親不必著急去,父親到底在正院更有面子,說不定他已經有了主意,您這樣冒冒失失地過去,回頭壞了父親的計劃就完了。”

華氏橫她一眼:“我在你眼裏,就是那三不著兩的人?”

沈雁連忙道:“怎麽可能?母上大人英明神武,簡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華氏提箸敲了下她腦袋。沉吟片刻,到底打喉嚨裏嗯了聲。

她也是不願沈宓為難才打算硬著頭皮往曜日堂去,但想想沈雁說的也對,沈宓是爺們兒家,興許他已經有他的打算也未定。也不急在這一時,便就等他下衙回來再說罷。

飯後華氏進屋梳妝更衣,沈雁則回了碧水院。

進門她就喚來了福娘,“拿幾錢碎銀子出去,查查昨兒夜裏被我打的那幾個婆子的底細。”

今兒早上沈夫人並沒有派人來喚華氏過去問話,可見沈宓與她很快又和好的事也傳到了沈夫人耳裏,這麽著一來,那幾個婆子的來歷也就差不多可以確定了,她們並非尋常的不守規矩。

只是她仍要弄清楚,這些人後頭都還有哪些七彎八拐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