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野史番外(第3/5頁)

秦諾站在兩人身邊,探頭看著擺在桌案上的厚厚冊子,文件已經被打印出來了,上面寫著《論太康長公主與靈女貴妃的秘密聯系》。

秦諾真想擡手將書冊內容翻開,可惜手伸出,只是穿過書冊。

耳邊又傳來薛靜的聲音,她坐在椅子上,嘆了口氣,“一開始動這個念頭,還是因為之前看過的另一篇論文《論北朔南瀾城兵亂中大周軍方的暗線作用》。裏面提到太康公主被大周兵馬接應回朝,卡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時間節點上,我覺得好奇,就去翻閱了太康公主返程的記錄,逐漸察覺出不對勁兒了。”

蔡文琦沖泡了速溶咖啡,遞給了師姐一杯,坐到對面聽著她講述。

“比如之前太康公主南歸,身為一品的長公主,位比親王,按理說車駕返程,地方官員都應該前來參見,但完全沒有這個流程,不僅北疆地域,後來一路抵達京城,都輕車簡行。”

“而且在順源城內的時候,像何氏那些地方門閥也沒有任何表示。比起不久之後貴妃南下,地方官員敬獻各色禮物,布置迎接的莊園,這一行走得實在太樸素無奇了。”

蔡文琦想了想:“也許是太康公主在北地飽受磋磨驚嚇,急著回京,所以沒有鋪張。”

薛靜搖頭:“返程南下的路途他們足足走了一個多月呢,這是急著回京的架勢嗎?那段路途,真要是著急的話,十幾天就抵達京城了。中間也沒有公主生病的記載,卻如此磨磨蹭蹭一路,實在不對勁兒。”

秦諾在旁邊聽得頭疼,做戲這種事兒,果然必須做全套,從頭到尾不能有一絲松懈的。唉,也難怪北軍後期懈怠了,畢竟當時做戲主要是為了迷惑北朔一方,達成目標就大功告成了,哪裏想得到還有後世這幫喜歡追根究底的歷史學家需要應付啊。

“還有我要提出的第二個疑點。”薛靜繼續開口道,“根據史料記載,北朔那些年雪災頻發。就在函谷關一戰之後,天降暴雪,持續十數日,之後暴雪連綿,累積可達數米深。普通人在那種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中,生存都困難,更別說一路逃亡了。太康公主一個嬌滴滴的深宮女子,怎麽可能堅持這一路的?”

蔡文琦想了想,“公主身邊很多精銳的護衛,肯定是他們保駕護航啊。”

薛靜笑了起來,“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個疑點,太康公主平安返程,隨行護衛功不可沒,可是翻查那幾年的封賞記錄,因為保護公主而獲封賞者竟然寥寥無幾。以天祐帝功必賞過必罰的作風,這太不尋常了……”

兩人一路談了下去。薛靜一溜兒說出了七八個疑點來。

旁邊秦諾聽得冷汗涔涔,原本以為天衣無縫的過程,竟然留下了這麽多的破綻。

薛靜最後斬釘截鐵道:“所以我認為,太康公主當時的返程,只是做戲給北朔之人看的,目的是為了化解後面的追殺搜查,真正的太康公主,已經潛伏進了雪烈族內部。”

“這麽說來,那個《北望長宮》的瞎編亂造還真的歪打正著了。”

“哈,未必是假扮靈女,當然,如果是靈女,那更加具有戲劇性了,完全符合大隱隱於朝的作風。”薛靜笑道,“總之,結合這本《論北朔南瀾城兵亂中大周軍方的暗線作用》,我完全有理由懷疑當時南瀾城內的大亂,大周潛伏的暗線裏面,太康公主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已經非常接近歷史真相了!秦諾盯著桌案上堆得滿滿當當的資料,對這個女孩真有些佩服了。

這麽研究下去。只怕遲早自己假扮秦芷的真相,也會被揭露出來。秦諾頭疼地想著。

兩人一邊說著,並肩來到窗戶前,遙望著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的宮殿。

“五百年前的事情了,想想當時金戈鐵馬的場景,真讓人心潮澎湃。”蔡文琦慨嘆,“真恨自己不能穿越回過去,親眼見一見那些明君賢臣,豪傑人物,看看他們真正的模樣和談吐,看看他們那些輝煌的事跡和歷史大事。”

說完了,又嘆息一句:“人生如滄海一粟,我們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會留下什麽痕跡呢?”

“我們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跡,就是把他們留下的痕跡原原本本,仔仔細細地找出來。”薛靜一本正經的說道。

她將一次性紙杯裏的咖啡一飲而盡,突然笑了起來。

“說起來,寫這篇論文的間隙,我還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甚至有了一個更驚悚的想法呢。”

“什麽?”蔡文琦好奇地盯著師姐。

薛靜略一猶豫,才終於說出來:“是關於天祐帝本人的起居注,還有一點兒非常奇怪,就是函谷關一戰到南瀾城大亂的這一年之間。宮中留下的飲食記錄,多甜品點心和辣味。明明之前天祐帝並不喜歡甜食辣食的。不過,”薛靜頓了頓,“貴妃入宮之後不久,這種飲食習慣就改了過來。你不覺得這有些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