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秋雨(第2/3頁)

崔騫眯起眼睛盯著他,以一個臣子的目光來說,過於無禮了。但是在這樣無禮的審視之下,秦諾依然平淡冷靜。

他正在分辨自己話語的真偽。

秦諾聲音放軟:“於公,如今朝中人心未穩,邊境還有外敵虎視眈眈,朕也不希望再出任何波瀾了。於私,你是朕的表哥,父皇在天之靈,也不願意你我兄弟再起紛爭。況且你自幼與幼絹情同兄妹,朕也不希望讓幼絹傷心。”

他言語誠摯,並無一絲作偽,這本就是他的真心話。他對崔騫是有殺意,但現在不是動手的時機。他曾經想過將崔騫以謀害太後的罪名,明正典刑,反正對付這家夥,過河拆橋他毫無心理壓力。但是反復思量,最終還是放棄了。

誅殺太後,已經是迫不得已之舉,大大有違這個時代的道德觀念和禮教意識,但還可以用別的方法遮掩過去,如果連崔騫都一並處置了。理智的,明白自己是除惡務盡,膽小的,必定要憂慮自己要大肆刑獄了。

而且崔騫身上還有一重政治意義。他在南陳殺戮眾多,自己若在此時處置他,難保不會讓人想歪。

自己的南陳血脈,終究束手束腳。

反而如果對這個太後死黨,殺戮南陳眾多世家的人輕輕放過,更能昭明自己的立場。也能盡快讓眾臣心安。

身為君王,不可能隨便以自己的好惡來任意行事。如今的朝堂,確實經不起任何波瀾了。

崔卿終於低下頭,單膝跪倒在地:“臣多謝皇上寬宏。”

秦諾心下稍安,上前親手將他扶了起來,笑道:“馬上就是早朝了,一起過去吧。”

議政殿裏,眾多朝臣早早到了。有消息靈通的,如範文晟等人,神色復雜難辨,偷偷瞟向禦座,卻又很快挪開了視線。

每個人幾乎都焦躁不安著,等待著懸在頭頂上的寶劍落下,卻又強自裝出冷靜的模樣。平日裏這個等待禦駕的時間,很多朝臣都會三兩個湊在一起,議論著接下來要談的政事,但是今天早朝的議政殿,卻安靜地出奇。

直到兵部尚書霍東來跟大將軍裴翎聯袂而來。

聽說兩人甚至是同車前來的,朝中眾臣紛紛變了臉色。

右丞相古洪春面如土色,顫抖不已,他是霍太後的親信。很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而範文晟則隱約松了一口氣。

在眾人形形色色的表情當中,驟然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聖駕到!”

殿內刹那間人人肅然,目光瞥向入口處,幾乎翹首以盼。

連霍東來都忍不住動容,唯有裴翎表情冷靜自持。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自然雲淡風輕。

終於,年輕的皇帝在宮人簇擁下,快步走過掀起的珠簾,進了大殿之內。

平西營統領崔騫跟在他身邊,在眾人意味深長的目光洗禮中進了議政殿。

視線掃過大殿,秦諾微笑著招呼道:“諸位大人,久見了。”

明明只是隔了一天的時間,卻說什麽久見了……

沒有任何人對這個別有深意的招呼露出異樣,群臣紛紛如往常般跪倒在地,齊聲呼道。

“臣恭請聖安!”

秦諾在禦座上坐好,擡了擡手,示意眾人平身。

在眾人復雜的目光中,秦諾施施然開了口:“昨晚入夜時候,太後突然發了急病,行宮中的醫官都束手無策,朕不得已,只好陪著太後連夜返回宮中。”

“皇上一片純孝之心,天日可鑒。”範文晟立刻順著話題恭維道。

“聽說昨天晚上,宮人傳訊的時候,仿佛有些失誤,將太後病重說成了朕病重,唉……”

範文晟跪地道:“只怕是消息從避暑行宮傳遞,路途遙遠,有些疏漏,臣等本就詫異,皇上向來身體康健,怎麽可能急促病倒呢。”

“朕倒是寧願自己病著,也希望太後安康啊。”秦諾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臉皮厚度大有增加。

“皇上萬萬不可,皇上身系社稷安危,太後若知曉皇上如此話語,必會生氣。”工部尚書季康樂躬身道。

秦諾頓了頓,繼續說道:“朕只希望太後身體康健,別無他求,只可恨,昨晚返回到了城門處,竟然被五城兵馬司的人攔了下來。”

“冒犯了朕,不過是小事,耽擱了太後的病情,才是一等一的大事,也不知這範曾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是故意為之。”

殿內都是人精,瞬間醒悟了皇帝對這件事的處置態度。

不少人偷偷松了一口氣。

皇帝果然寬厚仁和,不少中立的朝臣都在擔憂,年輕氣盛的皇帝咽不下這口氣。畢竟如今是戰時,不好再掀起逆王叛亂那樣大規模的刑獄了。

最終,一場內亂,被秦諾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霍太後在祭祀先帝的時候,因為勞累過度而病倒,回京途中卻被五城兵馬司的範曾刻意關閉城門,拖延時間。甚至當時的範曾還想派人攻擊禦駕,試圖趁著城內百官和守軍都不注意的時候,將兩位貴人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