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崩塌(第2/3頁)

“景耀帝本人英靈不散,氣憤子孫後輩的無能。”

“秦氏皇族氣數已絕,之前逆王作亂,就將皇脈殺戮殆盡,如今只得一個平庸庶脈上位……”

“烏理國請出魔道妖人做法,招來九天神雷,降臨世間,企圖斷絕如今大周秦氏皇族的龍氣!”

一切亂七八糟的謠言,最終只能總結為一句話。

這天,要變了!

在這種來勢洶洶的民心言論之前,秦諾放再多的輿論也無用,

朝政也受到極大的影響,幾乎每一個禦史都上表彈劾燕王秦澤。

以秦諾而論,秦澤真是倒黴透頂,他難道還能預見山脈變動不成?但這個變故太巨大,必需有個人出來背負責任!除非秦諾原意自己背鍋,否則秦澤就是最現成的負責人,誰讓他肩負著看守皇陵的責任呢?

秦諾下了旨意斥責燕王,將其封號降為郡王。責令其立刻組織人手,搶救修復皇陵。

慈寧宮的大殿裏。霍太後表情冷淡疏離:“皇上也該仔細些,先帝的寢陵竟然發生這種事情,讓朝廷和內宮怎麽能安心?只怕百姓都要恐慌不止了。”

“兒臣受教了。已經安排人手前去處理。”秦諾恭敬地回道。

“皇上畢竟還年輕,此事可不能等閑視之,前朝大魏當年為什麽亡了國,不就是因為被那王氏軍閥偷盜了皇陵,掘出龍骨。”

霍太後說的是數百年前的前朝往事,原本大魏一統天下,後來朝政敗壞,地方軍閥混戰,中央朝廷淪落為傀儡,苟延殘喘。

有驕橫的地方軍閥,為了籌措軍資,竟然暗中派人盜取皇陵,挖掘陪葬的金珠細軟。

事發之後,為了掩蓋痕跡,更是一把火將皇陵燒了個幹凈。

之後沒兩年,大魏就被另一個軍閥篡位亡國了。

民間少不得將兩件事情聯合起來,認為正是祖宗氣運斷絕,才讓大魏這麽快亡國的。

對這種觀念,秦諾並不會出言反駁,他已經習慣了在這個時代對某些落後的觀點保持妥協了。

“兒臣明白,謝母後教導。”

霍太後嘴角泛起一個笑容:“哀家還能教導你幾日?不過也就是出了大事,來嘮叨兩句罷了。”

以你的本心,自然是想要長長久久教導我的。這句話秦諾並沒有直說。朝野上下,在譴責秦澤的同時,也有另一個論調開始冒頭,請太後臨朝執政。

皇帝衰弱或者年幼的時候,大周是有太後代為理政的風氣的。

之前秦聰身體病弱,就是霍太後主持朝政,甚至秦聰之前身體完好的半年,霍太後在朝中也有不小的話語權。

真正讓她從朝野退下來,是秦諾登基之後,而她又與霍家鬧翻,受制於霍家。

如今鉗制的條件消失,終於按耐不住了嗎?

因為之前巧合得到的線索,秦諾已經明白,皇陵的坍塌,絕對不是意外,而是實打實的人為。

是誰會這樣做呢?

結合之前紛亂的謠言,指責自己愚笨呆蠢,需要另有能人上台輔助執政,再加上如今朝堂上紛紛擾擾的奏折。

幕後之人簡直呼之欲出!

先是向用何四小姐的事情,敗壞自己的聲譽,塑造好色無德的帝王形象,之後又撬動景耀帝的皇陵,制造輿論逼迫,再加上南陳那一邊的敗績連連……

自己這個帝王,果然還是太年輕,不合格,尤其之前沒有受過正式的太子教養,如今請出太後臨朝執政,讓年輕的皇帝在禦書閣裏多讀幾年書。簡直是再合情合理不過的了。

用這種手段來奪權,秦諾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何四的事兒也就罷了,普通的宮闈手段,景耀帝的皇陵也敢動手腳,這個做妻子的,對丈夫真的沒有絲毫尊敬和愛惜啊!

至於南陳那邊的戰敗連連,應該……只是巧合吧?

回到乾元殿,秦諾簡單吩咐了一句:“召刑部作左知事林嘉來。”

***************

在人心惶惶的日子裏。

京城又發生了一件大事,金衣教主祈禱上天!在通天寺舉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法事!

自從被冊封為護國法師之後,金衣教主便在朝廷專門修建的通天寺中閉關潛修,感應天道,等閑不再露面。

教主無暇理會分凡俗的事務,但百姓對這位救苦救難活菩薩的尊崇和感恩一如既往。

金衣教在京城的傳播也如火如荼。教內的高層也逐漸有了章法,對百姓的拉攏,以及對各色法會的組織井井有條。

這當然是秦諾的功勞,已經決定將金衣教作為自身控制輿論和民間信仰的一個工具,他就開始仔細經營這個宗教。這些日子裏,逐漸將金衣教內的中高層人員替換為了潛鱗司的官員。

這些官員雖然都是些小吏,但也是受過教育的專業人才,組織起宗教來的當然遠勝之前的那些地痞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