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二更(第2/3頁)

沈毅崇指間夾著煙,但只是淺嘗遏止,只吸了一口,就放在了煙灰缸邊。

“你現在自己也成了老板,應該很清楚。”

陳嶠頓時苦笑。

是,他開了工作室,不再是以前那個純粹的演員,自視甚高的演員。

做了老板,他開始負責一群人的未來,需要對每個手下藝人負責,為他們規劃把關,他才發現自己看問題的方式有了變化。

他清醒地認識到,業內的資源是有限的。

假設全國資源是100的總數,他的工作室只能拿到其中的5,那麽他手中的十個藝人,也無法面面俱到,除了因才分配外,總有輕重之分。

在早期,公司自身不夠強大時,總有旗下藝人吃不飽。

沈毅崇以前是集中了大量公司資源捧自己的。

他是真的看中了自己。

“做生意,總是有賺有虧。”

沈毅崇把還在燃的煙,在煙灰缸裏掐滅。

“擺正心態,沒有誰能從頭贏到尾,同樣的,失敗也只是一時而已。”

“你當年要離開,我也尊重你的選擇。本來找到你的時候,我就說了,娛樂圈除了能給你錢,其他的可能什麽都沒有,不見得是好地方。”

陳嶠只能苦笑。

沈毅崇真的是個合格,不,優秀的商人。

他公私分明,有時候簡直像個精準的機器!

別的老板,還會打打感情牌,他卻是壓根沒有。

這麽多年,除了跟余瑤瑤結婚這個意外,其他時候他都把工作跟私人感情分得很清楚。

光鑫旗下的藝人,除了跟他一樣入公司久的,其他的估計都沒跟沈毅崇說過幾句話。

陳嶠心中忍不住一陣郁悶,不由嗆聲,“除了賺錢以外,沈老板,你就沒考慮過別的?”

但凡沈毅崇這幾年把他當兄弟,他也不至於最後果斷離開光鑫。

如果沈毅崇願意跟他交心長談,分析利弊,他也不至於頭鐵非要自己開工作室,尋求一條更好的出路。

陳嶠的桃花眼,帶著一絲怨念跟憤怒看向沈毅崇。

到最後,別人說他忘恩負義。

可是,沈毅崇這個男人卻從來只把他當做公司的藝人,一項投資,僅此而已!

做生意,有賺有虧……

他只是光鑫的一門生意!

陳嶠捏緊了拳頭!

但他話音剛落,卻被沈毅崇擡起的幽深黑眸望了一眼。

那一眼常人看起來十分冷漠,但陳嶠早就已經習慣的眼神,卻是讓他整個人一震。

“阿嶠,這句話應該我來問你,不是嗎?”

陳嶠一抖。

“你還記得自己得獎的作品,還記得當時自己靠什麽走到大眾目光裏的嗎?”

沈毅崇拿走了他桌上的打火機,轉過身,擡腳就要走出房間。

但還是頓住了腳步,回頭,晦澀難明地看了他一眼。

“我來,還是那句話,做你該做的事情。別跟我鬥,非要頭破血流嗎?”

陳嶠渾身就像是被錘子當面敲下,幾乎面色慘白。

沈毅崇果然什麽都知道。

他在背後暗搓搓搞的小動作,沈毅崇都知道,也知道他一敗塗地了!

以卵擊石!

顯然很不理智,確實很難看了。

他當時的得獎作品……

陳嶠只要稍微一回憶,就能清晰地想起來那個角色的經典台詞。

那是個外表陽光小鮮肉的形象,但實際上卻有嚴重的心理疾病,類似於所謂的第二人格。

大家都以為他快樂向上,但沒人知道他其實有溝通障礙,極其不善於表達。

但為了在相處時候讓很多朋友覺得愉快,他就一次次逼迫自己說話,活躍氣氛氣氛、讓大家不尷尬。

可回到家,他就會把自己關起來。

白天說的話越多,夜晚就越痛苦。

但從始至終,除了心理醫生,沒人知道他的痛苦。

誰也不能感同他的身受。

在出演前,陳嶠跟導演聊過,他認為這個影片角色的定位是要表現這一類社會問題,現代人的社交壓力、以及討好他人的必要性。

但導演卻說不是,包括後面的一些專業影評人,都對這個影片給出了很高層次的解讀,那就是——不要自以為了解誰,不要在還沒靠近就去定義誰,為誰做便簽。

‘小智的朋友們,就希望他每次都充當開心果呢?’

‘也許,他有個朋友其實很想表達,但每次卻被小智搶走了機會,而暗自痛苦呢?’

小智,就是影片主角,他當時出演的角色。

‘子非魚而焉知魚之樂?’

這是導演告訴他的正確解讀。

沈毅崇剛才的話,是什麽意思!?

陳嶠雙手都在抖。

沈毅崇是在說,他從來放任自己的自由,從來不主觀定義他,也不限制去留,是為他陳嶠著想?

沈毅崇看似不近人情,但卻是給了自己最大的發展空間,從不逼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