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一章(第2/3頁)

這個對妻子漠視的丈夫,其實已經出軌,跟公司秘書廝混在了一起。

終於,在余瑤瑤忘記給他熱飯的某天,他徹底爆發了脾氣,攤牌離婚。

隨著余瑤瑤的不敢置信,電影院也響起了一點小小的抽泣聲音。

特別是一些長期的全職太太,或者為了孩子不得不暫時放棄工作的媽媽,此刻都特別能理解她的情緒。

犧牲了那麽多,青春跟事業都付出了,然而得到的回報卻不是男人的看重與珍惜,而是舍棄。

刹那間,就連眼淚都無法流出來,這種被背叛的痛直接能讓神經都麻木。

影片裏,余瑤瑤被離婚之後,整個狀態也都變得不對了。

她開始手忙腳亂,甚至開始健忘,……但她始終沒有哭。

直到去應聘求職,被人拒絕並且嘲諷之後,她才在大雨的夜晚大哭出聲,蹲在街邊的角落,傷心地像是一個無路可走的人。

只有抽煙的那刻,仿佛她才屬於自己。

而回到家,她只能在孩子面前做個堅強的母親……

影院裏許多女性都紅了眼,就連之前一直覺得自己只是隨便來看看的葉蕓,都拿出了紙巾擦淚水。

她是典型的恐婚者。

談過很多次戀愛,相過很多次親,但至今沒有結婚。

她很害怕把自己交給另一個人、信任另一個人,而逐漸放棄事業,放棄一部分自己的日子。

看見余瑤瑤面試被拒,葉蕓也感同身受。

她自己是企業高管,很清楚公司不會聘用這種長期與社會斷層的家庭婦女,別說七年,就是三年,家庭婦女也很難回歸到以前的工作崗位,特別是一些中上層管理崗。

對於稍微低一些的普通崗位,會相對好些。

片裏的面試官,對余瑤瑤這個角色百般刁難,甚至出言嘲諷,也引起了許多女人的憤怒。

葉蕓身邊的兩個小女孩,就在碎碎念。

“這人是不是有病?更年期?”

“正在大姨媽?不錄取就不錄取啊,為什麽要挖苦?”

“幹嘛這樣?”

葉蕓聽了,只能苦笑。

看起來雖然不合理,但她大概能猜到編劇對這個人物處理的心思。

那個女經理面試官,無名指上沒有婚戒,代表的就是她這一類為了拼搏職場,而晚婚、甚至不婚的女性們。

在余瑤瑤做溫室花朵的七年裏,她們在打拼、在跟男人搶崗位廝殺、加班加點,最後才爬到了這個位置。

如果余瑤瑤七年全職太太之後,來面試依舊可以獲得競爭崗位的權利,那麽她們這些舍棄了私生活、全力付出撲在工作上的人,又算什麽呢?

顯然,影片中的女經理代表了另一類極端女性的看法,與過去的余瑤瑤是對立的。

她嘲諷的不是余瑤瑤,而是在堅守自己的觀點。

葉蕓咬了咬牙。

她的內心開始變得不平靜。

她沒想到,這部看似婚姻關系的女性題材,竟然會有各類女性問題的映射,甚至讓她幾乎看到了平日的自己。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她一直以來,從沒有停止過拼搏的腳步。

就連父母勸她結婚,她都各種拖延跟逃避,因為她害怕,她一旦結婚生子,就會被家庭占據大部分的時間,再也沒有精力與其他同事做競爭,再也無法勝任工作,受到老板賞識。

葉蕓深吸了一口氣,繼續看下去。

然而,她的心情已經完全不同了,完全被劇情所牽動。

她急切地想知道,最後編劇是怎麽給出答案的。

站在婚姻、育娃、工作的十字路口,女性究竟何去何從?

兩個小時的文藝片,一分一秒地播放。

影院的很多年輕女孩,最後都慢慢地哭了。

余瑤瑤跟蔡文芳兩個全職太太,最後都慢慢地走出了家庭。

尤其是余瑤瑤離婚後,獨自帶著重病的孩子維生,幾乎幹了許多她以前從沒有做過的工作,白天收營員、晚上去餐館當服務員……空閑的時候,重新開始背英語單詞、練習對話……

余瑤瑤最後得到了一份文秘的工作,甚至最後因為學習口語,而被一個英語老師求愛了。

她的事業、愛情又一次得到了轉機。

而飾演她好朋友的蔡文芳,也成功走出家庭找到了事業第二春,找到了除了妻子與母親兩個角色之外的價值,重新得到了丈夫的關愛。

這兩個女性角色,相當於兩種不同的走向。

直到大結局,編劇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偏向已經十分確定。

那就是女人要努力愛自己,努力成為自己想像中的幸福模樣,如果失敗,也不要放棄,轉機總會在努力後再一次降臨。

到了影片結束,燈光亮起。

葉蕓已經淚流滿面。

她心中一直糾結的問題,似乎也撥雲見日了些。